治污:積極發揮綠色金融助力作用
國家近年來對環境污染問題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視,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過硬舉措。尤其是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更是嚴格界定了企業與政府的職責,加大了對違規違法的處罰力度,讓人們對藍天碧水有了新的期待。
打蛇打七寸。筆者認為,治理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環境,除了依靠政府鐵腕發力,還可以發揮金融的助力作用。只要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三高”企業在政策上受限、融資上受阻、服務上碰壁、生存上斷炊,就能取得治理污染的良好效果。為此,需要有關部門督促金融機構做到3個落實。
落實金融退出計劃,源頭截斷“三高”命脈。金融機構應按照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的部署,落實對現有“三高”企業的信貸退出、融資退出計劃。出臺法律、規定,限定金融機構做好結算匯兌、賬戶開設與使用等金融服務的退出。從源頭截斷“三高”企業的經濟命脈,讓現有“三高”企業失去金融生存空間。
落實綠色幫扶策略,實現四方共贏。金融機構應樹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力為綠色用”的服務理念,出臺具體金融幫扶政策,做到對使用節能環保設備、制造節能環保設備、減少和消除環境的技改投入,以及為人類提供綠色生存空間的各類科技企業提供“信貸條件全面優惠、金融服務優先滿足”的金融貼心服務,從根本上轉變企業的發展觀念,實現企業壯大、金融發展、政府滿意、百姓受益的愿景。
落實金融支持對象,打造和諧宜居環境。一方面,金融機構要本著“良心扶持、細心支持、誠心幫助”的原則,在新的客戶拓展和培育上,為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和國家政策鼓勵的高端產業提供廣闊空間支持,滿足其對金融的各種合理需求。另一方面,嚴格限制對新增的“三高”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鏟除“三高”企業滋生土壤,從源頭堵截新增污染企業。
編輯:lihaiyan
相關閱讀
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式成立
為貫徹落實十九大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重點部署,充分發揮環境標準體系對于陜西省經濟產業的引導作用及其對于環境管理的支撐作用,6月4日上午,陜西省環保廳、省質監局聯合召開陜西【詳細】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解讀《“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2016年11月1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詳細】
解讀《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綱要》
環境保護部、科學技術部近日聯合發布了《國家環境保護【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