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要"紅火",絕不"走火"
一個月前,國家文物局宣布了2014年“國際博物館日”和“中國文化遺產日”的主題和主辦城市,今年文化遺產日的主題十分引人關注,“讓文化遺產活起來”對文化遺產保護和開放提出了最新要求。
聯想到年初云南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那場由于人為疏忽而引發的巨大損失,我們更該思考怎樣讓文化遺產活起來,而不是“火”起來。兩個概念可以“紅火”,絕不“走火”
由于今年年初發生的云南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大火,面對又將到來的“中國文化遺產日”,我們的心情難免有些沉重。今年“中國文化遺產日”的主題被定為“讓文化遺產活起來”,“文化遺產不是束之高閣的古董、秘不示人的寶貝,文化遺產不是遠離百姓、沒有生命的化石,而是直接關系民生幸福指數的文化大餐,”文物局副局長董保華如是說。
號稱“千年瓷都”的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景德鎮將扮演今年活動主場城市的角色。到6月14日文化遺產日當天,景德鎮將奉獻“三圣公祭”民俗表演、明代葫蘆窯點火復燒和元代饅頭窯開窯儀式、古窯作坊藝人技藝展演等獨具瓷都特色的主場活動。據悉,主場城市活動將持續半月。
讓文化遺產活起來是件好事,尤其是景德鎮這樣的“活遺產”更需要人氣來維持,但當它們日漸“紅火”起來時,也要當心“走火”。文化遺產要在保護周全的情況下,才能長久地服務百姓。但眾遺產“活起來”,不等于修舊如舊。
無論是人文景觀型,還是自然風光型的文化遺產,都應將保護原貌,保持其完整和真實放在首位。近幾年來,很多地方在進行古城改造的時候都有些本末倒置,甚至只顧著比拼誰家下了“血本”,于是拆了真的,造了舊的,讓人感到可恨可悲。
湖南岳陽本應該是個底蘊深厚的人文古都,卻在“修舊如舊”的改建中失去了不少珍貴的遺跡,樓前街、翰林街、塔前街,如今去看看都沒了晚清時期的市井風情,翰林街甚至被推倒重建了。這樣的現象絕非個案,很多文物重點保護古鎮都被拆去了老舊的古建筑,取而代之的是說不清風格的仿古新筑,“保護”兩個字遠遠被扔在了“開發”和“利用”之后,讓人心疼又無奈。
無疑,古鎮一類文化遺產是離不開人氣來帶動的,但這番“造假”的保護不僅畫蛇添足,更是得不償失,在思考如何讓遺產“活起來”之前,還請先想明白真正的“活”是什么。
今年3月11日,北京故宮博物院與蘇州市人民政府合作,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今后,雙方將在博物院館交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文化創意產業、故宮學院平臺利用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合作。巧合的是,今年同時公布的文化遺產日主題和“5·18國際博物館日”恰好與之相呼應。今年博物館日的年度主題是“博物館藏品架起溝通的橋梁”,作為今年主會場的南京博物院將與中國絲綢博物館合作舉辦“民國旗袍展”,還將與英國蘇格蘭古代歷史遺跡皇家學會合作舉辦“南京與愛丁堡古城保護成果展”。
今年的兩個紀念日“聯手”,將文化遺產與博物館的功能相互結合,這將會是一個相互促進的新模式,既能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力度,讓它們有更大的空間活躍起來,同時也能豐富博物館的活動和內容,增強展出的藝術性和文化性。要保護文化遺產,并展現其深厚的文化藝術,就需要不斷思考和改進。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如何防止中國歷史文化古街的千街一面?
要解決歷史文化街區在開發中千街一面的問題,首先要從理念和認識的高度真正將歷史街區作為一項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再開發,只有這樣才能自發的去挖掘其多方面的價值,并將之作為推動老城復興的重要手段加以傳承和發揚【詳細】
廣東珠海:將打造“歷史文化名城”
日前,《珠海經濟特區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和歷史建筑保護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于昨日起實施。珠海市法制局和珠海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舉行新聞發布會,就辦法亮點、背景、意義等作了解【詳細】
官員被免職建園林 400年后成了文化遺產
園林是蘇州的名片,多研究一下園林的歷史,你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許多古代園林都是官員被貶官后回家建起來的,蘇州自古就是一座適合生活的城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