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德州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應凸顯“生態性”
“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打造生態宜居德州”,是德州城市建設的新目標,筆者注意到,德州不僅要創建園林城市,還有打造生態宜居城市的決心和雄心。而從園林城市到生態園林城市,即使從字面上也很容易理解,“生態”乃“生態園林城市”的核心與靈魂。“生態園林”以“生態平衡”為指針,用生態學原理研究植物個體和群落與環境的關系,使得不同生態特性的植物能夠構建成為一個和諧有序、相對穩定的植物群落。可見,凸顯“生態性”當是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打造生態宜居德州的題中應有之義。
園林的生態性,除了可供觀賞、美化環境的傳統概念之外,更重要的是,園林還應具有改善環境的生態效應以及園林自身應具備合理的生態結構——前者意味著園林可以充分利用綠色植物的光合、蒸騰、吸收和吸附作用,調節小氣候,防風降塵、減弱噪音、緩解城市“熱島效應”、保護土壤、水系,后者則強調園林自身的空間結構、營養結構符合生態學原理,并與周圍環境和諧統一。因此,只有德州摒棄生態園林就是單純植樹、綠化的過時觀念,注重園林的生態特性,才能建設成為真正的、名副其實的生態園林城市。
生態園林提倡大力發展鄉土樹種,以發揮鄉土優勢,特別應突出各個地方因長期生存進化從而已經適應當地氣候條件、能夠有效改善環境的植物種類。一些城市道路包括市郊道路,往往栽種清一色的速生樹種,見效較快,但這些樹種壽命有限,不宜推廣,應多采用本地優良的闊葉樹進行改造,盡量做到一路一樹,使之成為豐富多彩的生態林帶。還有,城市的植樹綠化往往存在一個通病,即單調地栽種樹木,或是培植草地,而缺乏構筑成符合生態性的綠地系統的意識,顯然應該加以避免。生態園林講究建成多層次的園林綠地,形成喬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相結合的優化格局。相對于純草地而言,立體綠地可觀花、觀葉、觀果、觀草,植物種類豐富、搭配合理、互惠共生,不但可以增加空間綠化率,而且大大降低管理成本,具有更為明顯的生態優勢。以上足以為德州創建所借鑒的寶貴經驗。
現代生態園林,在局部上要考慮外部環境的相互關系,使之相輔相成,在整體上則追求園林植物群落結構功能的一致性。即在傳統的“點”、“線”、“面”的布局結構的基礎上,重點突出能調節城市地理氣候特色的生態環境的公園、山體和其它“生態走廊”。這些“走廊”包括交通干道、自然河流和湖泊等等,從而有機地連接其他綠化點、面,形成綠色網絡,創造一個動態穩定的綠地系統結構。
暢想未來國家園林城市、生態宜居的德州,當生態園林頗具規模之時,不但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新鮮、環境更幽雅、生物的種類更豐富、景觀功能更多樣化,而且人與自然之間空前和諧。在如此完善、協調和統一的生態園林體系中,人們一面愜意地休閑、游憩和觀賞綠色風光,一面流連在與綠色環境相得益彰的雕塑、園林小品周圍,沉浸于歷史民俗文化風情之中,獲得天人合一的獨特審美體驗——那真是生態園林城市的至高境界啊!
編輯:lihaiyan
相關閱讀
山東12個縣(市)達到省級園林城市標準
近日,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關于對2018年省級園林城市(縣城)評價情況的通報》。 根據《山東省城市(縣城)園林綠化評價辦法》(魯建城建字〔2017〕18號)要求,我廳組織開展了2018年省級園林城市(縣城)評價工作,現【詳細】
安徽省召開園林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
8月14日,住建廳在阜陽市召開了全省園林城市(縣城、城鎮)創建工作推進會。有關市、縣(區)園林綠化行業管理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會議邀請了中國城建設計研究院城鄉生態文明研究院院長王香春作如何推進城市園林綠化科學【詳細】
安徽新宇生態園林股份有限公司招聘
詳細招聘可查看公司官網或社會招聘平臺【新安人才/智聯招聘】公司官網:http://www.ahxygroup.cn聯系人:陳經理【詳細】
太原努力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
6月29日,太原市發布《2017年太原市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實施方案》,將按照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標準和年度計劃要求,加快創建工作。一株株樹木、一塊塊綠地、一座座公園,正不斷點綴、疊加、融合,匯聚成太原這座城市的綠色肌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