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創意“點靚”鄉村
這是一個很小的山村,全村只有400余人,但美得精致;它還是一個“地無三尺平”的山腰村,但美得有文化內涵。日前在永春縣召開的福建省美麗鄉村建設暨鄉村旅游工作現場會上,五里街鎮大羽村是其中的一個參觀點,得到與會代表們的普遍肯定。
大羽村能有今天的村容村貌、經濟實力,與一段往事有關。2002年6月15日,時任福建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到大羽村調研時指出:“新村建設要因地制宜,要有自己的特色,如果能把白鶴拳文化結合起來,就更好了。”
調研之后,當地黨委、政府開始注重挖掘大羽村白鶴拳文化。在閩籍資深建筑師駱中釗指導下,2009年通過了《永春縣白鶴拳創意性生態文化特色村規劃》,其基本原則是“突出鶴法,輔以農耕”,建設特色文化村,逐漸確立永春白鶴拳第一村的品牌。
在這兩年美麗鄉村建設的熱潮中,當地進一步提出了“大羽無鶴鶴成群,鶴壽文化繪山村”的文化創意。不僅房屋立面改造采取了鶴畫裝飾,而且“無中生有”地生造出鶴壽文化十八趣的景觀,每一個景觀都冠以與鶴有關的名字;不僅完善白鶴拳的鶴壽、技藝和傳承,而且延伸拓展至禪修、養生、養老等服務項目,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永春白鶴拳深度開發,充分整合、極大激活了大羽村山、水、田、人、文、宅等有限資源,一個以鶴拳、鶴壽、鶴趣為特色的美麗山村讓人贊嘆不已。
由此引發了筆者對文化創意與美麗鄉村建設的思考。文化個性是決定美麗鄉村的本質特征。建設美麗鄉村固然需要從各自的傳統歷史、人文積淀、資源稟賦、地形地貌等特色出發,同時也應當運用文化創意點石成金、點靚成景、轉化資源、彰顯特色。
如果說市場經濟要義之一是“無中生有”,資源有限,市場無限。市場培育可以從無到有、無中生有。那么,文化創意從本質上說也是“無中生有”,市場有限,創意無限。缺少文化就賦予它文化,特色不足就賦予它特色,沒有創意就賦予它創意。有了創意,一切皆有可能。
大羽村是內陸的山腰村,沒有濕地不可能引來白鶴,但卻是三百多年白鶴拳的發祥地,圍繞一個“鶴”字拓展鶴文化,衍生出許多文章來做,由白鶴引申鶴趣,由鶴拳引申鶴壽。通過規劃設計的文化創意,使其原先沒有景觀效果變成有景觀價值,挖掘鄉村歷史文脈,輔以電影《葉問》熱映,用說故事的方式傳承白鶴拳、推銷大羽村,將“死”的變成“活”的,將“活”的變成“神”的,將“神”的變成“靈”的,形成了“突出鶴拳輔農耕,吟鶴景趣美山村;童叟伴鶴桃源里,鶴祥千禧人永春”的文化創意景觀。
同時,把白鶴拳文化的展示與農耕文化的體驗和農產品的展銷相結合,重點發展觀光農業、有機農業、配套民宿,以期吸引游客、留住游客、招攬回頭客,讓游客感同身受,興味盎然。這種做法大大促進了大羽村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達到了做強農業、靚美農村、致富農民的目標。如今,大羽村每年迎來了3萬多人次的海內外拳師和廣大游客,2002年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2013年增至12500元。
美麗鄉村建設文化為先。福建省在前兩年“點線面”攻堅的基礎上,從今年開始實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大羽村只是一個典型案例,通過文化創意“點靚”鄉村的美麗,創造鄉村價值,體現鄉村新貌和地域特色,為其他地方打造“一村一韻”、“一村一景”提供了示范和借鑒。
(作者單位系福建政協)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喬新生:中國城鎮化發展的新動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發展規劃特別是社會保障規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外來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發展就是不科學的。【詳細】
“造城運動”也是一種城鎮化欠賬
面對因過分追求城鎮化而帶來的繁華與破爛齊飛后遺癥,一些地方的對策明顯有些遲鈍,甚至到了相當被動的局面。這里面固然存在城市消化不足的問題,但根本在于部分地方政府的決策偏離了正確軌道。【詳細】
河南省以載體建設拓展城鎮化發展新空間
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努力打好“新型城鎮化牌”,不斷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取得了顯著成效。【詳細】
專題丨特色小鎮,究竟該如何建?
特色小鎮不是行政區劃單元上的“鎮”,它沒有行政建制;特色小鎮也不是產業園區的“區”,它不是單純的“大工廠”,而是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聚焦特色產業,融合文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