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旅游問題頻發,解決路在何方
出路在哪里?
帶薪休假與錯時旅游
我們把這兩條放在一起來討論。我們都知道,小長假期間旅游井噴進而出現各種問題,主要原因還是人們外出旅游可選的時間段太少,如果可以由人們自己去選擇旅游時間,不但可以避免路上擁堵,更可以和家人舒心地到景點去看風景而非看人。錯時旅游,依賴帶薪休假制度的落實。但是帶薪休假落實很困難,我國出臺的相關規定中提到"可以安排職工年休假"如果能夠改成"應該安排職工年休假",則可以更好的保障職工休假權利。
分散旅游
近幾年,旅游局都會公布幾批減免門票的旅游景點,但是應者寥寥;另外一方面,對應的是熱點景區的門票價格、人數的高居不下。排除幾大名山、風景名勝之外,其實很多旅游元素可以挖掘,游客也有各種特色的旅游追求,然而各地政府對旅游資源的投入嚴重不足,再加之媒體引導不利,人們總是更關注那些明知道會擁擠還是會去的景點。如果地方政府能夠對一些開發度不足的景點進行修繕和宣傳,打造地方特色,引導游客理智旅游,則可以一定程度上把游客留在本地,分散出游,避免大面積擁堵和安全隱患。
公園景區限流
小長假期間游客的集中出行,必然對旅游景區造成嚴重的破壞,影響旅游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加速資源的損耗、環境的破壞,特別是對歷史文化遺產的嚴重破壞,損失不可估量。目前,一部分景區采取了閉館和輪休的方式防止破壞,但是對于建筑和生態破壞最嚴重的,還是旅游旺季尤其是黃金周、小長假時期的超負荷接待。如果這一現象不加以扭轉,即使給了景區"喘口氣"的機會,也難以從根本上走出竭澤而漁的困局。
治理旅游市場
有一些旅游景點設置園中園、景中景、門中門,逼迫游客多次掏錢買票;有一些景點勾結一些亦真亦假的和尚道士出售給游客高價物品,不交錢輕則辱罵,重則動手,嚴重影響了旅游形象;一些旅游景點里面或者周邊,飲食衛生、住宿價格也相當的不規范,讓旅客叫苦連天;還有一些黑導游對旅游市場的破壞也是顯而易見,強迫消費、威逼利誘、動輒打人,然而卻是屢禁不止。今年五一期間,一些黑導游一張票加價20到80元銷售給游客從中牟利,花20元辦個假導游證就敢自稱專業導游帶客……旅游市場不能夠得到很好的治理,那么再好的景點也有被厭煩的一天。
智慧旅游
今年的"五一"小長假,在自駕游、自助游的驅動下,越來越多的游客利用手機移動終端完成出游的全部輔助工作,從預訂機票、客房,到購買景區門票,再到游景區的導覽,出游無不彰顯智慧化。日前,同程旅游發布《2014年"五一"出游報告》,對"五一"三天假期國內各大城市的居民出游情況進行了盤點。《報告》顯示,相比去年同期,手機訂票量增長超過10倍,與景點相關的景點+酒店自助游套餐的預訂量同比增長達到6倍以上。智慧旅游不僅僅需要游客去追逐,景點更需要優化智慧旅游相關的服務,讓旅客知道當天或者次日的預計游客數,提前采取相關措施應對可能出現的問題。
編輯:zha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