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須有的“閩十條”傳達了什么
不久前在房地產行業媒體圈內被廣泛傳播一份省級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文件,并被圈內推測為“閩十條”。不過,這一被普遍看作充滿“松綁”內涵的文件很快被福建省辟謠否認,而且此后便沒了下文。
盡管這是一份沒有抬頭、沒有蓋章、沒有明確出處的文件,但從其提出的10條具體意見不難看出,這份文件還是相當認真仔細的,并且在限購、限價和信貸等多個方面對調控政策進行了調整。從文中關于二手房不限購、普通住宅認定辦法調整等具體措施不難看出,其對調控進行“松綁”的思路已經比較清晰,顯然,如果這一新政真正落實,將對當地市場產生重要利好。
市場渴望利好消息。最近,杭州業內人士爆出“世茂西西湖”和“景瑞御藍灣”項目之間不僅價格進入拉鋸戰,兩項目更因搶奪客戶發生“互毆”的消息。隨著市場遇冷,不少房企都在進行降價和加大優惠力度,盡快回籠資金以減輕壓力,一些城市正在進入真正的“血拼”,求救信號頻發也就不難理解。
其實我們從這“十條”中不難發現一些訴求,包括松綁限購、二套房貸利率調整、停止限價,這些都看似呼應了調控“去行政化”,但事實上除了沒有提供購房補貼外,與當年的“救市”思路也沒有什么本質的區別。
毫無疑問的,房地產市場調控將逐步轉向“市場化手段”,但這并不意味著否定過往的若干輪調控,即使在一些供求關系緊張的城市房價依然上漲。從2010年開始至今的本輪調控中,各類行政調控手段和政府問責制明顯遏制了投機投資性購房的勢頭,同時,中小套型的供應量明顯提高,自住性和剛性住房需求成為市場主體。更重要的是,3600萬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已經過半,陸續的完工和分配極大地分流了市場需求,實現了對房地產市場的“托底”。
2013年,北上廣深四大城市平均房價同比漲幅超過20%,但70個大中城市平均漲幅不到10%,這一數據如果放大到全國657個城市,就只剩5%,甚至還有部分城市房價下跌。這種分化可能才是房地產市場回歸健康平穩的一個開始,這也有力證明,城市之間真實需求的差別開始反映在房價的變化上,投機投資性需求開始逐漸退場。在這樣的市場供需關系之間,任何一個政策的出臺都可能成為破壞天平平衡的一只砝碼。或許正因如此,至今沒有一個省市愿作“出頭鳥”。
今年“兩會”以后,調控正式進入“下半場”,從2013年開始頻頻提及的包括房地產稅改革、不動產登記制度等調控“長效機制”,已經在預期上對樓市開始產生影響。但必須強調的是,分化的市場將給調控帶來更大難度和不確定性。那么,在這樣的前提下,到底應該如何理解“市場的歸市場”?到底應該如何在“積極的調控”和“消極的救市”中間劃清界限?
莫須有的“閩十條”可以被理解為一種試探,但記者更愿意理解為一種探討;它沒有匆匆出臺,或許是羈絆于上下博弈,但記者更愿意理解為一種深刻的思考。現在,誰也不敢邁出關于松綁實質性的一步,也正是因為對于長達4年的本輪調控而言,目前獲得的一點點成績仍需鞏固。可以確定的是,中央不會完全放縱地方“救市”政策的制定,也必將明確管控范圍和容忍程度。
分類調控更不是簡單的一松一緊,對于房地產市場而言,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住繁華。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