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城市亮化要走出“不夜城”的迷思
2014-04-23 10:12:43 來源:遼寧日報 瀏覽次數:
其實,眼下世界不少著名城市已開始理性、有選擇地亮化。比如在倫敦、巴黎、羅馬、雅典等世界性大城市,夜晚大規模被人工燈火照亮的景象已非常罕見。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無論是節能減排,還是治理環境污染,任務都非常繁重。在這種情況下,實在有必要認真反思一下正在愈演愈烈的城市亮化熱。
如何才能走出城市亮化工程建設中的認識誤區? “政府要量力而行,尊重群眾意愿,還要符合國家法律規定,在增加百姓福祉的同時,盡量減少城市亮化的負面效應。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紹榮對記者說,“城市在保證基本照明、不影響群眾正常夜生活的前提下,關閉或撤除中看不中用的景觀燈,不僅是為了節約,更是為了倡導健康生活的理念。在能源緊張的情況下,需要的是扎扎實實的節能行動。 ”
中國政法大學商學院經濟學研究所所長陳明生教授認為,城市亮化工程建設應在充分調研、搞好規劃的基礎上,將所有的規劃、設計、建設方案和資金使用情況等向社會公布,對市民公開,接受來自方方面面的監督。不能亮了街上的霓虹燈,而讓群眾對政府行為產生猜疑,甚至對政府失去信心、失去信任。 “政府亮化城市并沒有什么錯,但一定要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上,把科學民主規范程序擺在前頭。 ”陳明生說。
事實上,國家對城市亮化早有相關要求。2004年,原建設部就發布了 《關于加強城市照明管理促進節約用電工作的意見》,指出我國很多城市照明存在單純追求亮度、追求豪華,造成光污染;使用低效照明設備,導致電能浪費嚴重、加劇城市用電緊張等問題,要求各地搞好照明節能工作。2006年7月10日,原建設部制定的《“十一五”城市綠色照明工程規劃綱要》出臺,提出我國將在今后 5年內大力推廣城市綠色照明,到2010年,實現在城市照明中,高效節能燈具的應用率達到85%以上。
但很多地方在城市亮化過程中,節能意識和環保意識往往被其他訴求沖淡,造成過度亮化,因而既違背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也違背科學發展的理念。
城市現代化是動態發展和內涵豐富的概念,城市亮化工程只是城市現代化的一個方面。適當的城市亮化會為城市增光添彩,否則就會帶來污染浪費。因此,城市發展要內外兼修,更應靠歷史的厚度、文化的積淀,以及以人為本的和諧之美來展現魅力。
適當的城市亮化會為城市增光添彩。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