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現代中式住宅的傳承與發展
探索
隨著北京東韻·優山美地C區項目設計的進一步深入,我們考慮到只求在表皮上的符號拼湊羅列,是表面化的,是在沒有真正理解中國傳統居住文化基礎上做出的設計。只有在平面功能上進一步創新,把中國傳統的街坊、院落及民居建筑造型色彩元素跟現代人的生活習慣結合起來,才能設計出真正符合現代中國人居住的優秀作品來。
我們對南北方的民居建筑進行了詳細的實地考察與論證,總結出北京東韻·優山美地C區項目的建筑外立面形式,要跟建筑所處的地理環境、地域特色相結合,既不能把徽派的粉墻黛瓦照搬過來,也不能把老北京四合院的灰墻灰瓦直接用于其中,應該把這兩種形式加以結合,以適應現代人的審美觀。
在立面材料的處理手法上,我們結合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灰色青磚墻和南方徽派民居粉墻黛瓦的做法,進行了反復推敲、揣摩,進而從中去粗取精,使其符合北京地區風沙大的氣候特點,建筑色彩灰淡,既有北方建筑高雅、穩重的氣氛,又不失南方住宅清新、淡雅的韻味。
黑白灰的色彩搭配在立面設計上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搭配不好就很難體現出建筑的地域性和時代特點。東韻·優山美地C區的立面由約1/3白墻和2/3灰磚墻面構成,二者在立面上形成了較為強烈的對比,改變了傳統北京民居給人的嚴肅、壓抑的印象,顯得輕松、活潑、大方,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念。
在設計住宅的屋頂部分時,我們將中國傳統坡屋頂進行解構,用單坡、不等坡、分級等手法,繼承但不模仿,用現代設計手法進行處理,細部精致,把最具中國特色的元素運用其中。
基于現代人渴望充分享受陽光的生活需求,我們在原本比較密閉的山墻上開了窗戶,并且在南面墻上開轉角凸窗轉到山墻上。轉角凸窗采用大面積玻璃幕墻的做法,這種現代感十足的表現手法賦予了傳統建筑新的生命力,從而使山墻變得豐富多彩,打破了傳統建筑山墻封閉、隔絕的舊有模式。
沿街面的山墻形式對居住區的景觀質量有很大的影響,對此我們做了大膽的創新,用兩條混凝土板將傳統的屋脊削平,并在兩條混凝土中間鑲嵌中式花格的木構件。這樣不但從功能上很好地完成了降低屋脊高度、有利于后排住戶采光的任務,還在外觀上產生了高低錯落的層次感,極大地增強了立面的中式韻味,呈現出豐富的裝飾效果。
經過以上一步步的探索與研究,北京東韻·優山美地呈現出具有強烈現代感的新中式住宅風貌,為現代中式住宅設計提出了新的設計思路。
編輯:zha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