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里面樓盤火熱,為眼前利益丟未來
誰來管理白洋淀自然保護區?
白洋淀濕地位于河北保定、滄州境內,涉及安新、雄縣、任丘、容城、高陽等縣市,淀區主要位于保定市安新縣境內。白洋淀、馬棚淀、燒車淀、藻乍淀等大小不等的143個淀泊和3700條溝壕構成了淀中有淀,溝壕相連,園田和水域相間的特殊地貌。
2002年,經河北省政府批準,建立了河北省白洋淀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面積為3.12萬公頃,保護對象為白洋淀內陸淡水濕地生態系統和鳥類。2004年,安新縣成立“白洋淀濕地保護區管理處”,為縣政府直屬正科級全額事業單位。
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安新縣白洋淀濕地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田永昌介紹,2004年保護區管理處起草了《安新縣白洋淀濕地保護區管理辦法(草案)》,對白洋淀濕地管理、濕地開發、生態修復、保護執法等方面做出了具體規定。2005年和2006年,保護區管理處加強了濕地管護設施建設,在各功能區邊界埋設了界樁、界牌,在旅游碼頭步行街制作了展示碑。
但當被問及濕地里建別墅的事情時,田永昌表示,他們管轄的范圍僅限于安新縣境內,建別墅的地區不在安新縣范圍之內。“對于我們管轄范圍外建房子的事情,我們不便做評價。”
據了解,溫泉城目前是屬于白溝新城的一部分。白溝新城是一個獨立的區劃,屬于副市級單位,比縣高半級,歸保定市直接管理。
保定市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2012年,河北省政府對白洋淀省級自然保護區規劃進行了調整,將溫泉城部分劃出了自然保護區范圍。“溫泉城現在不屬于保護區了。”該負責人說,白洋淀自然保護區本應有一個專門的管理機構,但至今省里沒有審批,也就不存在這個機構。“沒有相應的機構來管,很多事情不好落實。”
記者以“白洋淀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作為關鍵詞檢索,卻只找到無法打開的網站www.bydsd.com。上述人士表示:“目前只有安新縣白洋淀濕地保護辦。網站是安新縣自己做的,沒什么內容,就是一個空殼。”
而依照《自然保護區條例》第21條第2款規定,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自然保護區內設立專門的管理機構,配備專業技術人員,負責自然保護區的具體管理工作。
白洋淀濕地涉及多個縣市,白洋淀濕地自然保護區則屬于省級自然保護區,為何至今沒有一個專門的機構去協調管理?應該如何定性此種建設行為?記者就此聯系國家林業局宣傳部門請求采訪,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莫為眼前利益丟了未來生態
山水自然保護中心項目協調員何兵說,國內許多保護區的管理并不完善,存在諸多缺陷,很難抵擋地方的發展開發沖動。
目前包括洞庭湖、鄱陽湖等在內的許多濕地遭受人為破壞的現象嚴重,華北地區濕地萎縮非常普遍。何兵認為,盡管中國早就加入國際濕地保護公約,可是現在濕地的保護起步晚,效果不佳。許多人并沒有真正意識到濕地的真正價值。
何兵指出,前些年多地建立了許多保護區,當時看來建立保護區是好事,大家都爭著建了,可是建立了之后才發現,建立保護區在短期內對于當地經濟的發展似乎有限制。因為有保護區在那里,所以不方便進行經濟開發。后來很多地方政府都后悔建立保護區,并對于保護區的范圍和功能區重新進行調整,以便能夠開發。
“許多地方打著保護的旗號,實際上是為了開發。”他說,前幾年,位于重慶的小南海水電站,因為涉及到保護區的范圍,所以建設方設法將規劃的壩址調出了保護區,后來迫于公眾壓力到現在仍擱置。
“其實保護比開發所帶來的長遠利益更大。良好的濕地生態系統可以為我們創造更干凈的空氣和更清潔的水源,也能更好地抵御旱澇等自然災害,這些功能都是免費的,維持這些功能的花費也是較小的,而如果濕地遭到破壞,大大增加了空氣和水源污染,以及自然災害爆發的可能性,為解決這些問題而要花費的人力財力可能龐大到難以想象。”何兵認為。
編輯:zha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