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壓之下的綠色抉擇
作為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北京擁有皇家園林的驕傲;作為空氣污染重地,北京又有“霾必摧之”的煩惱。
隨著與世界各地的交流合作不斷加深,北京在國際舞臺上的角色越來越重要。若論城市建設現代化與繁華程度,北京不在倫敦、紐約、巴黎、莫斯科等國際大都市之下,但與它們相比,北京還有一個最大的短板,那就是飽受病詬的生態環境質量。
為把北京建成舒適宜居的“中國特色世界城市”,使之更具“國際范兒”,2012年北京市啟動“百萬畝平原造林工程”。兩年來,北京用最強大的陣容和高標準的建設,展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綠化戰”。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更像是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透露,北京今年將完成新增造林綠化面積35萬畝,加上前兩年完成的61.86萬畝,北京平原地區森林覆蓋率將大大增加。與此同時,100個老舊小區、30條胡同街巷也將披上綠裝。這意味著,一個綠油油、水靈靈的國際化森林城市也將由夢想變成現實。
北京為什么要把植樹添綠作為提升“國際范兒”的主要手段?如何在高樓林立的“水泥森林”中平添百萬畝綠地?帶著這些疑問,《中國綠色時報》記者近日走進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尋找答案。
國際大都市的森林誘惑
很多人都說,在國外,看見森林就到了城市;在中國,看見森林就到了農村。話雖然不好聽,但事實的確如此。
東京、倫敦、紐約、巴黎、莫斯科等著名國際大都市,都被森林簇擁環抱,有非常良好的自然環境。在倫敦,大于20公頃的大型成片綠地占總綠地的67%,大型公園隨處可見。紐約曼哈頓寸土寸金,也有兩處大型的自然環境,由森林、湖泊和濕地組成,總面積相當于6個北京故宮大小。巴黎市區有3處大規模的森林,平均面積達1.5萬畝。莫斯科有11片自然林,近100座大型公園、400多個小公園和100多個街心花園,森林和綠地總面積占市區總面積的40%,滿眼綠色。
“現代城市發展趨勢表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是傳統意義上的交通、住房等灰色空間的擴展,還應該包括森林、水為主題的綠色空間、藍色空間”,中國林科院研究員王成認為,國外城市森林的快速發展,得益于這些“有生命的基礎設施”,它們作為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很多國家都被進行統一規劃建設。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2016年北京平原地區綠化造林5.6萬畝
2016年,北京市完成平原地區綠化造林建設任務5.6萬畝,栽植各類苗木230余萬株。【詳細】
天津持續大規模綠化造林 打造綠色生態景觀帶
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在檢查綠化造林工作時強調,要深入實施“美麗天津·一號工程”,按照“兩環三沿”的總體部署要求,持續大規模綠化造林,加快重點路段綠化建設,高水平打造綠色生態景觀帶,努力形成城在林中、郁郁蔥蔥、大綠大美的宜居環境。【詳細】
精品園林獎工程金獎:北郊生態公園中區造林綠化工程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園冶杯”競賽組委會于2014年首次開展精品園林獎競賽活動,旨在鼓勵自主創新、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提高行業內施工技術和設計規劃水平、促進行業內交流。本期為您展示的是獲得工程類金獎的項目,天津市津美園林工程有限公司建成的北郊生態公園。【詳細】
國家林業局:環京津將建三個百萬畝成片森林
記者從國家林業局獲悉:今年,河北省將全面啟動環京津三個百萬畝成片森林建設工程。河北全省將完成綠化造林420萬畝,中幼林撫育300萬畝,森林覆蓋率增加1個百分點,森林蓄積量增加400萬立方米,實現林業總產值1500億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