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城鎮化使城市失去了靈魂
千城一面
城鎮化使城市失去了靈魂
2013年,中央政府就宣布了新型城鎮化戰略,其中就有鼓勵小中等城市的發展。事實上,中國十多年的城鎮化道路創造了很多成果,也存在很多問題。對于二三四線城市,鼓勵發展,必須注意發展策略。不要用一線城市的發展模式照搬到二三四線城市。有些城市并不適合這些模式,這也導致了部分城市的發展過度。空城、鬼城的出現,就是按照大城市發展的結果。
要限制特大城市的發展,但并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要限制,因為這些地方在未來還要發展到一個比較高的程度。因此,要提高一線城市的功能,諸如交通,公共設施,社會服務等等。還要發展多元化。比如倫敦,它不只有高樓大廈,還有文化等非常豐富的東西;在倫敦開車成本很高,主要依靠地鐵等公共交通,紐約也是這樣。上海在未來的五年到十年,要在這個層面和其他國家城市相比較。如果能夠突破這個概念,上海就是超等城市。如果上海是超等城市,廣州杭州可以變成一等城市。現在的二等城市變成一等,三等城市變成二等。這樣,每個城市都有提高。
我覺得北京可以做成超等城市,我的看法是,北京和天津一起發展。日本只有一個中心,那就是東京。東京不僅是市鎮還是一個經濟中心。如果這樣,北京跟天津放在一起就是超等城市。
我并不是批評本地的專業,但問題是一般的規劃師用同一種模式在不同的城市進行規劃,將一等城市的操作用于二三等城市。我去過李白的故鄉江油,跟一等城市的規劃沒什么分別,就是把一等城市的規劃概念直接放進去。但是江油是一個文化城市,有自己獨特的文化遺產,在規劃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
國內在城鎮化過程當中,很多地方他們都是先選擇發展住宅,或者商業部分,這叫地產先行,用房地產的思維來建設城市。
首先要了解一下發展背景,大陸的十多年發展非常快,GDP增速明顯。但很多地方都在賣地,將農村變成城市。我也做過這種項目,那可以很快的創收。雖說本地政府也存在各種財政福利壓力,但問題是速度太快了。
用房地產的思維來發展的問題,這不再是一個城市化的過程,而是在創造一個產品,賣一個東西,這當然是有問題的。因為城鎮不只是一個產品,是一個城市的基礎。
我們經常把責任推給發展商,我也當過發展商,但是你不能怪他,他們的目的是生產商品,賺取利潤,也會涉及社會福利,但不會做得太全面。所以總體規劃非常重要,需要平衡城市發展。由誰去平衡,當然由政府去指導。未來規劃,城市、都市、區縣等等,以及城市的功能人口商業等等。未來的城鎮化發展一定要很小心去處理,不要重蹈覆轍。
在中國城鎮化的過程中,現在提出來一個城鄉建設用地,城鄉的土地市場一體化這么一個觀點。如何實現城鄉一體化,這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但問題是,在擴大城市時,很多農田也被吃掉,變成了城市。一個是硬的,一個是軟的,沒有中間差,軟的一面肯定受硬的一面影響。因為城市對自然環境很容易造成污染,中間需要一個過渡地帶。這個過渡地帶多寬多大,每個城市每個地方都不一樣。
經濟發展規劃、土地規劃、城鄉規劃,三規合一,然后現在又劃定城市邊界。我們限制城市的擴大,就只能在現有的城市中尋找機會。我個人認為,對舊城進行功能的改造升級,這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
有一部分得重建,有一部分需要保留。將歷史文物古跡保存下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城市,自己以前的歷史全部都沒有了,這是一個很不好的事情。你看那些老年人他們為什么覺得與這城市沒有什么關系,因為他們喜歡的東西都沒有了。
千城一面的城市,沒有了靈魂。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去歐洲,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很多人愿意在那里生活工作,這是一種驕傲。
比如說現在像萬達為代表的城市綜合體,現在每個城市都有,基本城市基本上都差不多,甚至四線城市都發展得很快。
關鍵是本地政府怎么樣指導未來的發展。如果還是用一個快速復制的手法,效率很高但做出的東西都會存在一些錯誤。另外,戶籍的改造系統也很重要,戶籍改造不僅是鄉村人民流向城市的重要渠道,隨之而來的也是農田變成城市規劃用地或發展用地。但是,現在并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補償這些被征地的農民。此外,有一些小城市有自己的歷史,具有旅游價值,可以發展成旅游城市,并不一定要發展成純商業中心。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喬新生:中國城鎮化發展的新動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發展規劃特別是社會保障規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外來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發展就是不科學的。【詳細】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要重視三方面問題
清清河水、古樸城墻、歷史老鎮【詳細】
城市設計讓城市更美好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關于將上海等37個城市列為第二批城市設計試點城市的通知》,我省廈門市名列其中。【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