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研究減排PM2.5:產業結構調整為先
2010年末,上海市風電裝機達到21萬千瓦。上海市地處沿海地區,具有豐富的海上風能資源。據估計,上海沿海風能蘊藏量超過3300萬千瓦,并且是國家扶持的優先發展風電技術區域。隨著風電技術的不斷成熟,風能的開發利用率逐漸提高。課題組認為,即便風能的投資成本和發電成本都比較高,但通過政府大力補貼,2027年上海風電裝機量應該可以達到1000萬千瓦左右。屆時,以2800小時/年計算,風電年發電量將達到280億千瓦時,從而風能在全部能源消費中的比例達到4%左右。
在光伏發電方面,目前光伏發電在上海市的應用仍然有限,“十一五”期末光伏發電總裝機量僅為2萬千瓦。從德國的經驗來看,政府的扶持和補貼是推動光伏發電的關鍵。德國政府通過提供長期低息貸款促進光伏系統建設和光伏發電研發,同時通過設定較高的電價上網補貼,刺激私人投資光伏發電項目。目前,德國光伏發電占其發電總量的5%。我國目前對光伏發電上網電價的單位補貼額度僅為德國的一半左右。課題組建議進一步加大對光伏發電的研發和應用的財政補貼,到2027年,上海的光伏發電總裝機量預計可以達到200萬千瓦,年均增長33%。基于此,課題組預計太陽能在總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會接近1%。
面對困難積極采取行動
改變霧霾天氣,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做到的。對此,課題組建議通過采取一些措施,加快PM2.5減排的進程。
一是通過稅費政策提高常規煤炭消費的成本。呼吁中央盡快出臺提高煤炭資源稅的政策,同時上海可以率先大幅提高對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的收費標準。
二是大幅提高對清潔能源的補貼。目前全國對新能源的補貼占GDP比重約為0.2%,上海市政府的額外補貼占GDP比重約為0.05%。而這個數字在美國和德國分別為0.4%和0.7%。為了大幅提高未來清潔能源的比重,政府需要大幅提高對清潔能源的補貼力度,如可以將污染收費的部分收入用于補貼清潔能源。建議上海市提高本地補貼,主要用于清潔能源汽車、清潔能源的設備投資和維護以及提高新能源電價補貼等方面。建議上海市率先利用部分對污染的收費定向補貼IGCC發電,并推動中央政府對該清潔能源技術的支持出臺政策。
三是應研究采用新能源憑證交易制度。超額完成新能源發電目標的電力企業可以出售憑證,未完成目標的電力企業需要購買憑證,事實上形成不達標企業補貼超額達標企業的機制。
編輯:zha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