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設如何保留歷史文脈之重慶經驗
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設中大拆大建,致使不少積淀豐富人文信息的歷史街區和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傳統民居被毀,造成城市文化空間的破壞和歷史文脈的割裂。
重慶在城市建設特別是主城區危舊房改造過程中,注重對歷史文脈的保護與傳承,采取措施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得到了業界人士的肯定。
立法促保護
以重慶為中心的古巴渝地區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歷史為重慶留下了古釣魚城、大足石刻等古代遺跡資源以及紅巖村、周公館、黃山抗戰遺跡博物館、林園抗戰遺跡群、史迪威紀念館等抗戰遺跡資源。這里還有為長江、嘉陵江所環抱,歌樂山、南山依偎,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等獨特的山水風光。
按照定位,重慶市歷史文化名城建設將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主線,突出“巴渝文化”、“山水文化”特色,構建以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名鎮、歷史文化風貌片區以及整體山水城市環境為基礎的多重保護體系,繼承和展示歷史文化和山水城市特色,搶救文化遺產,傳承歷史文明。
為實施城鄉總體規劃,重慶市先期編制了《重慶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05-2020)》,以指導城市風貌格局保護、舊城改造與有機更新,同時有針對性地編制了歷史文化街區、歷史文化風貌區、優秀近現代建筑以及國家歷史文化名鎮的保護規劃與設計,還有抗戰遺址保護、“千年寺廟、百年教堂”保護修繕、工業遺產保護與利用等一系列名城保護專項規劃。
立法保護是實現歷史文化名城、名鎮長效保護的關鍵。近年,重慶市加大在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方面的立法。目前,重慶市已形成《文物保護法》、《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重慶市城鄉規劃條例》等法律法規為主體,《重慶市紅巖遺址保護區管理辦法》等20多個政府規章及規范性文件配套的法規體系。
避免大拆大建
重慶大學城規學院副院長李和平認為,近年來,一些城市強調經營城市,采取“大拆大建”方式進行城市開發,致使許多積淀豐富人文信息的歷史街區和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傳統民居被摧毀,不少文物保護單位被拆遷甚至被破壞,由此造成城市文化空間的破壞和歷史文脈的割裂。
重慶也經歷過“大拆大建”的過程。經過認真反思,重慶的城市改造開始注重汲取自身以及其他一些城市的教訓,注重對歷史文脈的保護與傳承,全力營造充滿人文精神和人文關懷的城市空間。
位于渝中區的中山四路曾經各色小商鋪充斥,招牌五花八門,樓棟墻壁到處張貼“牛皮癬”,沿路各種線路橫七豎八,居民生活環境“臟亂差”。去年以來,渝中區對中山四路進行整治,統一店鋪招牌風格,拓寬人行道,將線路下地,拆除危舊房,整條街靚麗了許多。
重慶還將工業遺產的保護列入城市文化文脈保護的重要范疇。比如,重慶鋼鐵廠是百年工業企業,抗戰時期從武漢遷到重慶,具有120多年歷史,現在已經從主城的大渡口區搬遷到長壽區。重慶市計劃在重慶鋼鐵廠舊址設計建設工業展覽館、陳列館或博物館,以保護工業遺產。同時,這里擬將其他無法在原址進行保護的工業遺產遷至重鋼舊址內的陳列館,進行集中保護。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