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濕地生態呵護的“唐河實踐”
一個縣級濕地公園,緣何成為國家級典型濕地保護的中原樣本?河南省唐河縣用前衛的城市濕地生態保護理念實現了對濕地河流生態系統的精心呵護。
新晉七濕地唐河居其一
堤岸疊翠,碧水泛波,鷺鳥低旋,樹影婆娑……在唐河,一年四季都可品味“白水共長天一色、落霞與群鶩齊飛”的秀美濕地景觀。
這就是不久前新晉位的唐河國家級濕地公園。
國家林業局發布的資料顯示,河南省新申報成功的七個國家級濕地公園包括了中原典型的濕地河流生態系統、庫塘濕地生態系統、洪泛平原和草本沼澤濕地生態系統、黃河故道濕地生態系統。而唐河濕地公園就是濕地河流生態系統保護的典型代表。
據了解,唐河縣國家級濕地公園地處唐河兩岸,北起毗河、泌陽河與唐河交匯處,南至三夾河到唐河入口處,規劃總面積675.7公頃,其中,永久性河流濕地254.84公頃、時令性河流濕地220.01公頃,分為生態保育區、恢復重建區、科普宣教區、合理開發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五個功能區。
唐河濕地公園匯集了多處水源、無枯水期的自然河流,以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濕地、輸水河共同組成的復合濕地生態為特色,在河南省具有較強的典型性。
國家林業局調查規劃設計院袁軍教授這樣評價:唐河長達20公里的濕地現狀保護較好,濕地內動、植物種類繁多,環境獨特,森林植物景觀優美,季相變化豐富,生物種類繁多,加之區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具備突出的濕地保護、科研、宣教和休閑功能。
“正是因為濕地區域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多樣的濕地景觀、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才能在保護濕地資源、維護濕地生物多樣性、維護城市水源、開展濕地資源合理利用和生態科普宣教、促進區域生態建設及經濟社會發展上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縣委書記劉明杰說。
生態新名片標注“國”字號
“生態蘊市,文化承城。”這是唐河中心城區建設的“核心理念”。
“生態蘊市的‘頭號工程’就是唐河濕地公園的建設。”縣長康連星告訴記者,“通過合理規劃、建設、開發、管理、利用爭創國家級濕地公園,是唐河設立的高端定位。現在這一目標已順利實現。”
決策理念帶來的是前瞻規劃。“以唐河橡膠壩建設為主體,以東岸唐河外灘和濱河景觀帶,西岸友蘭濕地公園、馮友蘭紀念館、革命紀念館、鳳山地質公園為兩翼,建設完整的濕地生態保護系統”的“一體兩翼”規劃呼之欲出。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江西成立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
近日,江西省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成立,聘請復旦大學教授陳家寬擔任顧問。本屆專家委員會由來自生態環境、氣象、土壤、地理、監測、動植物保護等各個領域的31名專家委員組成,其中外省專家7名。【詳細】
海口市濕地保護協會成立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