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宜居:大美東營的幸福檔案
蛟龍騰飛,黃河之子的包容性崛起
黃河入海,龍騰東營。東營作為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的核心區域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重要前沿城市,黃藍兩大戰略交匯疊加,為東營發展帶來重大歷史機遇。東營,這座黃河母親最年輕的兒子,乘勢而上,直上青云。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東營人廣闊的胸懷里一直懷揣著跋涉的夢想,海陸空多樣的出行方式讓他們以開放的姿態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伴著一聲響亮的汽笛,“長山島”號客貨滾裝船平穩駛離東營,直奔大連旅順目的地,標志著東旅航線正式開啟,東營向打造海陸空立體交通大格局又邁進了一步。
公路客運方面,東營汽車總站已于2008年7月18日投產運營,運行線路通達全國15個省市、45個地級市。鐵路方面,德大鐵路已于2010年8月開工建設,計劃2014年竣工通車。屆時,將形成西接京滬鐵路,東到煙臺、青島的鐵路大動脈,東營將有到天津、北京、太原、濟南、煙臺、青島等地的旅客列車。航空方面,2011年4月13日下午,擴建后的東營勝利機場隆重開航,各種配套設施更加完善。目前,東營機場已開通至北京、上海、重慶、大連、寧波、海口等城市的航線。
當前,東營市民出行除了有海陸空立體交通“護航”,在市內更有便捷的公交車縱橫連通。而且,以低價位、多線路的優勢成為不少市民同城出行的首選。
近年來,東營市公共交通運輸部門以普惠民生的公益性要求為導向,以改善乘車條件引導居民公交化出行為目標,以履行節能減排、倡導綠色出行為責任,在推動公共交通事業發展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東營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分擔率大于30.49%,步行、自行車出行分擔率為53.62%。
東營市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市區建成了污水處理廠3家,在建5家,污水處理率達到92.17%;建設了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率先在省內實施供熱分戶計量,供熱計量收費比例達到39.8%,節能建筑比例44.58%。2011年,東營市被授予“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市”的稱號。
編輯:zha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