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調研生態文明建設 1/4土地劃為生態紅線區
昨日,南京市委常委會集體調研生態文明建設。會議披露了南京雨污分流和環境整治的最新計劃表,對于雨污分流工程的再度推進,相關部門采取審慎的態度,要求工程先進行試點,在各個區選取1到2個片區作為試點,試點成功后再逐步推廣。今后3年的雨污分流主要在新城區,避免老城區四處開挖。此外,南京還排出了一個跨度10年的污染企業搬遷時間表,計劃搬遷梅鋼、南鋼等大型工業項目。
生態文明建設關鍵詞
雨污分流
3年內不在老城四處開挖,主要在河西等新城區實施
化工整治
計劃用10年時間,搬遷梅鋼南鋼,解決“化工圍城”狀況
生態紅線
南京全市四分之一面積嚴控項目開發
大氣治理
3月初將出臺污染天應急預案
污染企業搬遷時間表
第一階段:2014-2015年,加快推進金陵石化及周邊地區、大廠地區、梅山地區和長江大橋這四個地區中小企業整治,推進區域內中小企業的關停和搬遷。
第二階段:2016-2018年,全面啟動重點骨干企業搬遷。四個地區中小企業基本全部關停。
第三階段:2019-2021年,積極推進重點企業南化逐步壓縮產能、華能電廠機組逐步實施關停,烷基苯廠、金陵船廠等重點企業完成整體搬遷,完成南化公司搬遷轉型工作。
第四階段:2022-2025年左右,四個地區工業全部實現退出,完成南鋼、梅鋼、金陵石化等重點企業搬遷關停工作,將這些地區打造成為轉型升級示范區。
雨污分流接下來怎么搞?
1青奧后雨污分流每區先試點
施工方案審批前都將召開居民議事會
南京的雨污分流工程接下來怎么搞?據了解,今年上半年雨污分流工程將主要進行的是調查、設計等前期工作,青奧會后將有序啟動排水達標區創建的工作。對于雨污分流工程的再度推進,相關部門采取審慎的態度,要求工程先進行試點,在各個區選取1到2個片區作為試點,試點成功后再逐步推廣。
南京市住建委主任周金良表示,今后相關項目設計方案、施工組織方案審批前,都將組織社區代表召開居民議事會,接受群眾合理化建議,做到群眾不認可的方案不審批。
在項目開工前,還要由建設單位組織發放《致市民的一封信》,施工現場設置“八牌一圖”進行信息公示,“做到群眾不知情的工程不進場。”并完善市民監督員制度,將群眾評價作為工程驗收的前置條件,做到群眾不滿意的項目不驗收。
2雨污分流要因地制宜開展
有的地方花了很多錢但效果不好
“雨污分流要一個片區一個片區的做,不能遍地開花,”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指出,在前期的施工中,有的地方主次管做了,但是支管卻沒做好。“也就是每家每戶,每個企事業單位進入到主次管網的管道,如果光做主次管網是沒有用的。”楊衛澤舉例說,“就如同我們的道路,光有高速公路,沒有一級路沒有城市道路也是沒用。”
楊衛澤還“自爆家丑”,“就是我們市委市政府旁邊的河道是臭的,泔水甚至都是往河里面倒的。”他強調,今后一定要做到主次管網還有支管網、雨水管網等都達標。他還強調,雨污分流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簡單的一刀切,有些地方不具備條件,有的地方花了很多錢搞雨污分流但是效果不好,需要因地制宜。“要把這個好事善始善終地做好。”他說。
編輯:w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