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卡爾索普給中國城市的批評與建議
彼得·卡爾索普
我們“面向未來30年系列討論”仍在繼續。
這一期,我們請來兩位海外學者談新城市主義和“全球城市”理念。希望能給面向未來30年(2020-2050年)的上海發展戰略研究帶來一些啟發與借鑒。
彼得·卡爾索普,公交導向開發(TOD)的創始人、新城市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文章里,彼得·卡爾索普首先介紹了新城市主義和TOD近30年來在美國的實踐。對于中國,他認為,只有采取減少依賴私家汽車的城市形態,才能解決空氣污染和交通擁堵的問題。同時,他也坦承“由于中國的人口密度更高,私人汽車導向的交通所產生的的問題更為尖銳”。
薩斯基婭·薩森是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教授,也是“全球城市”概念的提出者。對于實踐,薩森提出的一個建議是“每個人都有關于他們所在地的一些知識,盡管他們都不是城市專家”,但“讓這些關于街道和社區的信息進入標準的信息系統。市政府機構可以學到無法輕易獲得的很多關于城市的知識”。
一座城市的理想狀態是什么?
《東方早報·上海經濟評論》記者近日采訪了美國規劃學者彼得·卡爾索普(Peter Calthorpe)。卡爾索普是新城市主義(New Urbanism)理論的建立者之一。他發展的“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TOD)”的概念,已經成為世界上許多地方的政策以及城市規劃的基礎。
卡爾索普深入實踐新城市主義的城市規劃理念,還意圖在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的大背景之下,進一步討論城市當前所面臨的復雜問題。
卡爾索普認為,從資源保護、環境質量或能源效率的角度出發,或像雅各布斯(編者注:著有《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一書)那樣從社會和文化需求入手,都會趨向于同樣的城市規劃思路。而綠色的城市主義增加的是節能保育(conservation)的考慮,同時需要跳出老城+郊區的固有模式,發展一個相互聯系和依賴的區域構架,形成多級多中心的大都市區。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