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城市太多還是太少?
編者按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出席瑞士達沃斯論壇時,對新型城鎮化進行新的解讀。他指出,中國大城市不是太多,而是嚴重不足,在中國未來城鎮化進程中,人們應該更多地去大城市或特大城市。這一論點引起了軒然大波。與此同時,今年春節期間,“北上廣:逃離還是逃回”的調查討論也在微博上被炒得沸沸揚揚。大城市,究竟是過多還是過少?我們需要什么樣的城鎮化?本版“縱論”欄目將持續關注這一話題。
當前,在全球范圍內,不斷擴展和深化的城市化,大多數人的生產方式、就業居住地、生活形態等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新變化。截至2012年底,中國城鎮人口達到7.12億,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52.57%,這標志著我國進入城市化時代已經成為確定性的事實。眼下,中國正處于經濟社會轉型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階段,城鎮化具有雙重經濟意義。一方面,作為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城鎮化承載著推動經濟持續增長的艱巨使命;另一方面,中國的城鎮化自身也面臨著從傳統城鎮化路徑向新型現代城鎮化轉型的歷史任務。中國的大城市究竟是太多還是太少?中國應該選擇集中式城市化還是分散式城市化?本文試圖在學術論爭的背景下,探尋未來中國城鎮化的可行路徑。
媒體札記:大城市太多or大城市太少
2013年9月11日,《中國建設報》刊載了一則報道:大城市太多中國背不動。文章指出,大城市規劃建設成為中國城鎮化的熱點,一些地方政府借新型城鎮化的胎動積極為之謀劃。錢荒、樓荒、校荒、醫荒等“大城市病”的不斷暴露,人們應該更加理性的看待城市發展的規模。近年來,中國的民間組織依據大城市功能和發展障礙,評選出了“中國最不宜居十大城市”、“中國交通最擁擠十大城市”、“中國十大鬼城”等,這些事實都在很大程度上佐證了“大城市太多中國背不動”的主題。這則報道最后提出,要嚴格把住城市規劃設計關,扎扎實實地通過調查研究、問計于民搞好投資建設,使更多城市既能以城為棲,又能以業養人。同樣的論點出現2013年8月26日的“前瞻網”。刊載標題為“中國城市過多引來外媒驚嘆”的文章指出,中國城鎮化正上演“大躍進”,外媒驚嘆中國是否真的需要這么多的城市?文章引用部分專家的觀點,城鎮化的方向絕不是片面造大城、建大都市,而是要切近百姓需求,提高中小城市對人口的吸引能力,合理調節各類城市人口規模。若不如此,中國的城鎮化隱藏著系統性風險。上述兩則報道披露了同樣的事實:中國城市太多。然而,在近期召開的2014達沃斯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卻指出,中國大城市不是太多而是嚴重不足。在他看來,大城市在未來城鎮化進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承載空間,它吸納了更多優質資源,有責任去承擔更多人口,城鎮化進程不應主觀地控制人口,人們應該更多去大城市或特大城市。
學術論爭:集中式城市化VS分散式城市化
中國的大城市究竟是太多了還是太少了?不同觀點背后是迥異的學理依據和城市化發展不同趨向的選擇。就城市化的模式而論,學術界存在著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一種觀點主張中國應該搞集中式的城市化,統籌城市資源、規劃和管理。另一種則認為,中國地區差異太大,地方政府對城市的經營管理和我國城市分層級的體制都決定了中國只能從各地實際出發搞分散式的城市化。2007年,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曾將城市化分為集中式城市化和分散式城市化。集中式城市化是指會出現少數人口在2000萬以上的巨型城市,同時,人口規模在150-500萬的中等城市及人口規模在50-150萬的小城市會出現在大城市的周圍。分散式城市化則可分為分散式城市化和小城市化,分散式城市化是指會有大量人口在150-500萬的城市遍布中國,小城市化則是指會出現許多人口在50-150萬的小規模城市。就中國城市化的不同認知而言,贊成分散式城市化的學者多從中國各地為政的城鎮化先期實踐中看到了許多地方政府盲目造城、城市建設貪大求快、土地城鎮化快于人的城鎮化等問題,從而主張城市發展應以人為本,從普通人的生存發展需求出發,主張適度合理城市化和就地城鎮化。主張集中式城市化的學者認為,城市化是自然歷史過程,集中式城市化能源使用更高效、耕地流失率更低、大眾交通更高效、污染控制更有力、人才的可得性更強,且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會比分散式城市化低。我國已形成的珠三角、長三角等十大城市群,在我國“‘十二五’城鎮化戰略”確定的兩橫三縱城市化格局中發揮著重要的基點作用。目前,我國正在抓緊研究全國統一的城鎮化規劃,我國現行的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小城鎮與農村新型示范社區的建設政策,是基于我國長期形成的城市等級體系的實際,將集中式城市化與分散式城市化相結合,力爭最大限度地集約經營城市資源,高效智慧管理城市。因此,從學理意義上講,中國大城市太多還是太少?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喬新生:中國城鎮化發展的新動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發展規劃特別是社會保障規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外來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發展就是不科學的。【詳細】
中國和德國屋頂花園發展對比
玫瑰姐計劃在4月份去德國,先在網上搜了一些德國攻略,找到了德國屋頂花園的文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