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古建如何遠離火災之害
此外,人們的生活習慣也是導致火情頻發的重要原因。“古建筑、古村寨的電源線路設計往往跟不上老百姓生活的發展,線路設計不科學,私拉亂接狀況嚴重,且設計負載都較小,很容易因超負荷和電源線路故障而引發火災。”山西省平遙縣消防大隊大隊長張鵬宇說。
“旅游開發對古建筑群消防安全的影響也不可忽視。”云南省公安消防總隊總隊長田國勇說,“有些古城在開發時很少考慮消防安全布局,商業店鋪隨便搭建,消防車通道、消防水源、室內外消防設施等缺乏通盤考慮。看看有些古城商鋪密密麻麻、道路水泄不通、游人摩肩接踵的場景,看起來很熱鬧,但實際已經埋下了先天的火災隱患。”
預防火災,要從硬件軟件兩方面加強
云南獨克宗古城火災發生后,國家文物局立即下發《關于加強文物消防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將古城、古鎮和古村落作為消防工作的重中之重。公安部消防局也開展了消防安全“清剿火患”戰役行動,全面摸排古建筑存在的火災隱患。
政府部門出臺的應急措施雖然能夠起到一定作用,但顯然不是治本之策。面對古建筑、古村寨的“火之殤”,還是應該從硬件、軟件方面下功夫、想辦法。
“古城古寨火災隱患受先天條件的制約,無法徹底整治,多數只能采取一些補救措施。”山西省公安消防總隊防火部宣傳處處長段勇說,像一些古城街道狹窄,消防車無法進入的情況就很難改造,大部分古建筑木質結構的易燃性也無法改變,只能在細節上下功夫,比如設置充足的消防蓄水池和消防泵、水帶、水槍等,為第一時間撲救初起火災打下基礎。
在山西省平遙古城,不僅在古城內設立了一支公安現役消防中隊,專門對古城進行保護,而且還配備了個人防護裝備、手抬機動泵、機動鏈鋸等作戰器材,以及水囊、手抬機動泵、移動消防水炮、16米高噴消防車、山地越野細水霧消防車等專業消防器材裝備。“這大大提高了消防戰士的作戰能力,為古城火災撲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張鵬宇說。
“我們分析火災起因時發現,古建筑火災大多不是結構起火,而是內部物件燃燒,往往是一個煙頭導致了一場大火。因此,建立有效的報警系統,保證能在第一時間發現災情,十分重要。”田國勇說,像北京的一些古建筑就設置了煙感火災自動報警裝置,由消防控制室對寺廟內的所有建筑進行統一監控,提高了該古建筑群的消防安全系數。
提升人們的防火意識也是預防火災的重中之重。“不僅要建立健全古建筑、古村寨的各項消防安全制度,用嚴格的制度規范內部人員或游客的消防安全行為,還要組建志愿消防隊,并對志愿消防隊員進行專門培訓,使其掌握一定的防火和滅火技能,具有一定的撲救初起火災的能力。”羅燦說。
此外,還有人建議對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設施設備、消防力量建設、消防管理制度等予以立法保障,并從法律層面禁止對古建筑的過度開發。
編輯:da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