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中國城市"鬼城"現象工業產城融合是關鍵
2014-01-30 08:34:07 來源:中國經濟網 瀏覽次數:
據工信部調研的數據顯示,截止到目前,已經有6000多個產業園區分布在我國各個角落,其中省級以上園區達1500多個。“但是,眾多產業園區中,產業新城的數量卻屈指可數。由‘園’到‘城’的衍變過程中,除了基本的產業功能之外,還需要建設有居住、商業、休閑等城市功能配套,如此,才能真正實現‘產城融合’,使區域從業人員享受到職、住、娛一體化的綜合服務。”業內人士指出。
這一背景下,很多的企業正在率先嘗試“產城融合”的開發模式。以綠地集團[簡介最新動態][簡介最新動態]為例,其所打造的“產城一體化”戰略價值凸顯,日前于北京成立“產業發展中心”,踐行產城融合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先行示范作用。另外,北科建所倡導的科技地產模式的重要價值日益顯現,其堅持走產業功能和城市功能融合發展的路線,受到了業內一致的認同。
日前,國家發改委對12個省會城市調查顯示,平均每個城市要建4.6個新城新區;144個地級城市,平均每個規劃建設約1.5個新城新區。在開發新城新區在開發過程中,陳智國建議開發新區的規模要與城市發展規模相匹配,這需要從城市自身體量出發,不能片面追求大規模。另外,控制開發節奏以完善交通、生產、生活、生態等城市功能,不應只局限于發展產業,而應采取產業地產的模式,重視‘產城融合’,平衡城市發展重心。
提醒
“產”“城”平衡是關鍵
“在‘產城融合’發展過程中,‘產’與‘城’平衡發展至關重要。”有業內人士指出。
在產業地產興起之時,國內大部分產業園區在規劃中均將重心放在“產”上,將精力主要放在追求產業聚集,而城市功能配套基本被剝離在外,造成園區成為“有業無城”大型工廠,催生了“鬼城”,而且制約了城市化進程和影響了城市形象,如此模式對區域經濟拉動作用也很有限。
進入二十世紀后,產業地產在業態、產業關聯度以及企業服務上有了一定升級,但仍然局限于研發樓、辦公樓、總部的集合,城市功能配套雖然有所照顧,但仍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業”與“城”矛盾。
產業地產發展至今,傳統“業”與“城”“分家”不均勻弊端早已顯露,從世界上先進經驗來看,唯有實現城市功能與產業發展的兼顧,如此不僅能為園區帶來可持續性發展,而且還能根本解決“鬼城”“睡城”問題。
英國的奧克蘭、法國藍色海岸就是成功案例。以英國奧克蘭為例,奧克蘭是新西蘭人口最多居民點,占據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與人口聚集相輔相成,奧克蘭也是新西蘭經濟中心,最重要的工業基地,是全國工業、貿易最大中心與交通樞紐。“產”與“城”的平衡發展成就了奧克蘭在全國不可忽視地位。
通過借鑒國外產業地產成功經驗,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未來國內產業地產發展方向,則是將企業需求進一步細化與外延,涉及到員工居住、生活、商業等領域,而非局限于之前的科研、生產服務,從而從根本上達到“產”“城”平衡。另外,由于產業地產開發投資大、周期長,這就需要對開發商嚴格篩選,考驗開發商運籌帷幄的能力,以及考察其是否擁有強大資金實力、資源整合能力、深刻認識產業地產發展規律以及豐富開發經驗。這些重要因素決定著開發商能否有能力承載居住、商業、教育、醫療在內城市基礎配套設施的打造,以及承擔區域經濟與就業可持續發展重大責任。
編輯:wsy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北京首發森林體驗指數
很多森林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因風速、濕度、負氧離子濃度等的不同,游憩的感受相差很大。到底哪片森林更適合您的出游需求呢?昨天,北京首次上線森林體驗指數,為市民走進自然踏青賞花提供參考【詳細】
“十四五”期間 四川力爭建成200個體育公園
通過重點推動體育公園建設、綠道建設等場地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銀邊建設便民利民的場地設施等手段,扎實推進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作,完善四級全民健身設施體系,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15分鐘健身圈需求【詳細】
河北定州加快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定州把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籌辦河北省第七屆(定州)園林博覽會兩項工作做為彰顯特色、打造品牌的重要路徑,做為提升文化、惠及民生的重要載體,圍繞城市框架拉伸、文旅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新興產業布局做文章【詳細】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