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城鎮化積累大量矛盾 多數城市不愿戶籍改革
2014-01-20 09:47:47 來源:南方都市報 瀏覽次數:
中國城鎮化積累大量矛盾
李鐵說,中國的城市化過程不是農民向文明城市自由遷徙的過程,而是受戶籍制度、土地制度、行政制度強烈制約的過程。“中國經過30年的快速城鎮化,城市化率已達52.6%,城市人口7.1億。上億的低素質、低收入人口進城問題,我們必須面對”。
他說,現有戶籍制度將2億多農民擋在城外,不能享受城鎮同等居民待遇;土地制度使得集體土地不能流轉不能抵押;行政制度又使得區域城市間互相分割、惡性競爭產業重構,找不到一個很好的辦法。這一系列的制度障礙使得中國過去城市化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矛盾。
李鐵說,中國的城鎮化形態已步入現代化行列,但大量的貧民區存在,有大量農民進入城市以后還要繼續回到農民生活,這一巨大反差形成我國城鎮化的基本矛盾。
絕大多數城市不愿戶籍改革
李鐵表示,雖然意識到制度性障礙,希望在改革過程中試圖解決,但又都面臨著每一個城市居民、精英階層、利益結構的障礙。
在調查過程中,李鐵發現,絕大多數城市不太愿意進行這個改革(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因為涉及到城市居民和農民居民的利益。“原有的城市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福利蛋糕,你要剝去一塊給農民、給外地人口,意味著你這個福利的減少”,他說。
李鐵說,城鎮化不是一片美好愿景,它面臨著各種矛盾、各種利益挑戰,雖然目前道路已經明確,但如何通過改革選擇一條正確的路徑非常關鍵。
產業差異化破解“千城一面”
城鎮化讓中國“千城一面”也成為論壇討論熱點。李鐵認為,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城市大規模擴張依靠土地,也帶來了巨大的土地資源浪費,中國城市“千城一面”的問題,也正因如此。
“城鎮化應該是小城鎮而不應該是大城市的延續。”華南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倪陽認為,農村地區的發展,應該傾聽農民的意見。此外,其認為,產業如何在農村落地,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可以結合地方特色來建設,比如在生態區建設健康城、養老城,或者在生產茶葉的農村建設茶葉城、水稻城,政府可以通過優惠稅收、低稅收進行政策引導。形成一種差異化的良性競爭。“而不是大家都在斗便宜、斗同樣的東西。國外的城市不會斗,他們會說,自己要做onlyone。”
編輯:wsy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