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全面推動2014美麗人居環境建設行動
“山水浙江,詩畫江南”,是浙江對外的“金名片”。但浙江人在創造一個又一個財富神話的同時,也使曾經的山水田園遭受黑水、煙塵的侵襲。
全省環境形勢依然嚴峻,老問題尚未根本解決,新污染逐步顯現。城市復合型環境污染和農村地區生活、養殖面源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發生在2013年年初的“邀請環保局長下河游泳”和“黃浦江漂死豬”事件,折射出浙江水環境污染之痛。
這些環境問題,往往與落后的生產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息息相關。公眾對環境的高期望值,往往與主動實踐環保、參與環保的熱情不成正比。
“環境保護是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的事業。‘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不能只是空洞的口號。”一個構想在浙江省環保廳廳長徐震心中形成:創設看得見的行動和載體,將共建共享美麗人居環境行動作為推動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重要途徑。
邀請專家、學者共同研究,與相關部門進行多輪磋商,廣泛聽取民間環保組織、志愿者的意見建議……近一年時間后,浙江省環保廳拿出了《浙江省共建共享美麗人居環境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共建共享美麗人居環境行動,將重構和優化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擺在突出位置,對解決當下的突出環境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浙江省環保廳副廳長盧春中說,這一方案,得到了浙江省委宣傳部、省農辦、省建設廳、省教育廳、省衛生廳、團省委和省婦聯的積極支持。最終,《方案》由8部門聯合正式下發。
根據《方案》,行動的重點任務是圍繞提升生態道德素養、推進生態人居、人居環境和人居文化建設來開展,通過創建環境優美、設施完善、文明和諧、適宜居住的人居環境,引導廣大干部群眾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消費模式和行為習慣,提高生態文明道德水平。
共青團浙江省委副書記苗偉倫苗偉倫認為,讓百姓共享美麗的人居環境,重在建設,難在參與,難在要使大家自覺主動地成為美麗人居環境建設的主體。全省共青團組織將大力開展美麗人居環境建設志愿服務行功,在倡導樹新風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引領青年企業家開展產業示范行動。
據介紹,目前,浙江全省已累計建成國家級生態示范區45個、國家級生態縣6個、國家級生態鄉鎮450個,省級生態縣49個,省級綠色學校1297所、綠色社區702個、綠色家庭2188個,生態文明教育基地72家。公眾的環境意識和參與意識在創建中不斷得到增強。
徐震介紹說,“圍繞政府、企業、公眾互動,形成共建共享社會行動體系已被列入浙江六大環保改革事項之一,2014年將得到全面推進。”
編輯:zhi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