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城鎮建設的有效途徑 協調發展產業體系
2014-01-02 10:35:47 作者:馮志峰 來源:中國環境報 瀏覽次數:
生態規劃科學:制定統籌全局的城鎮發展規劃
城鎮建設水平是城鎮生命力所在。城鎮建設,要實事求是地確定城市定位,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讓城鎮融入大自然的懷抱。
在總體布局上,注重科學規劃。生態城鎮建設規劃必須在尊重生態城鎮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堅持科學性、前瞻性、整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從全局高度綜合考量不同區域以及城鎮之間的經濟水平、地理區位、生態系統、人文環境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學的、全局性的生態城鎮發展戰略規劃。生態城鎮建設應盡可能地保留鄉村原有的地理形態、生物多樣性,而不能按照別國城市的規模進行復制,導致盲目撤并村莊,忽視傳統民居個性,形成千篇一律的發展格局。
在發展戰略上,突出錯位發展。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生態城鎮建設應注重區域間的分工協作、統籌發展,探索各具特色的城鎮化發展模式,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合理分工、功能互補、協同發展。中小生態城鎮的建設,必須結合城鎮形象設計、景觀安置、區域環境容量、資源稟賦、人口數量、產業特色、文脈傳承,突出生態城鎮建設的差異化和個性化,促進新老城區明晰功能、錯位發展,反映城鎮的地域特點、文化、習俗、精神風貌等,包含濃厚的生活氣息和豐富的精神內容,體現生態城鎮融技術和自然于一體、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建設理念。
在決策機制上,暢通參與渠道。在生態城鎮建設過程中,地方政府要改變以往全能型管理的角色,引導社會組織、公民等主體充分參與到生態城鎮建設的全過程中來。通過搭建社會公眾參與的有效渠道,不斷建立和完善社會聽證會制度、專家咨詢制度、監管考核制度、參與激勵制度,鼓勵公民充分參與生態城鎮建設,形成建設生態城鎮的社會合力。
生態產業合理:構建協調發展的綠色產業體系
城鎮化實際上是以經濟發展為根本動力的一個持續過程,產業結構調整是城鎮化發展的不竭動力。
把握產業調整規律。產業結構狀況是衡量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內在標志,也是生態城鎮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推進生態城鎮建設,就要以此為契機大力調整和優化區域內產業結構。產業結構調整,要按照生態經濟原理和知識經濟規律,把環境作為發展和建設的基本要素,以“科技先導、資源節約、清潔生產、生態保護、循環發展”為宗旨,以生態重建為突破口,以發展循環經濟為基本途徑,構造起運行高效、協調發展的產業結構,使多個生產體系或環節之間,能夠通過系統的耦合和資源的多級利用,實現高效的產出和資源的持續利用。
構建生態產業體系。堅持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構建現代工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全方位的綠色產業體系,實現“擴總量、上水平”與“轉方式、調結構”的有機統一。在工業方面,積極發展集約節約文明工業體系,通過實施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工程,繼續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在農業方面,發展特色優勢生態農業體系,積極運用現代科技改造農業、現代手段裝備農業、現代經營形式發展農業,打造綠色有機生態農牧產品品牌;在服務業方面,發展高效環保服務業體系,按照“注重特色、差異發展、強化功能、突出重點、協調發展”的原則,加快推進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服務產業發展,做到城鄉經濟社會發展齊頭、科學發展。
編輯:wsy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北京首發森林體驗指數
很多森林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因風速、濕度、負氧離子濃度等的不同,游憩的感受相差很大。到底哪片森林更適合您的出游需求呢?昨天,北京首次上線森林體驗指數,為市民走進自然踏青賞花提供參考【詳細】
“十四五”期間 四川力爭建成200個體育公園
通過重點推動體育公園建設、綠道建設等場地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銀邊建設便民利民的場地設施等手段,扎實推進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作,完善四級全民健身設施體系,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15分鐘健身圈需求【詳細】
河北定州加快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定州把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籌辦河北省第七屆(定州)園林博覽會兩項工作做為彰顯特色、打造品牌的重要路徑,做為提升文化、惠及民生的重要載體,圍繞城市框架拉伸、文旅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新興產業布局做文章【詳細】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