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鎮海花十年建三條林帶主體為生態濕地公園
前兩天去鎮海采訪,聽說鎮海要建“呼吸通道”,記者很是好奇。鎮海要建的“呼吸通道”是個什么東東?
鎮海區農業局局長陳愷告訴記者,“呼吸通道”并不神秘,指的是與石化區呈十字交叉方向的澥浦、濱海和甬舟三條林帶。從規劃圖上可以看到,這三條綠化帶一直延伸到海邊。
“呼吸通道”的主體
是一個3000畝的生態濕地公園
陳愷告訴記者,三條“呼吸通道”的主體是石化區內部的濱海林帶,兩側與之平行的的澥浦和甬舟林帶是輔助。按照目前的規劃,濱海林帶將打造成一個約3000畝的生態濕地公園。
寧波石化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鄭玉芳向記者介紹了生態濕地公園的具體情況:目前3000畝生態濕地公園的規劃方案已經出來。北區污染處理廠有一個6萬噸的中水回用工程,該工程建成后,中水回到生態濕地公園,在生態濕地公園里面進一步處理,處理以后的水再作為化工企業原水利用。
記者了解到,目前3000畝土地中,其中1000畝地已經造好了,為了改良土質,現在已經種上了水稻。另外2000畝還在圍墾。這個生態濕地公園2014年有望啟動。
當然,在化工區建造人工濕地,鎮海并非首創。上海和天津等地已有在化工區建造人工濕地的實踐。上海化工區早在2006年就開始著手建33公頃濕地和7公里防護林。其中人工濕地利用天然河道和栽種的各種植物,“養育”出人工生態濕地,蘆葦、菖蒲等水生植物先“提取”廢水中的重金屬,浮萍、水藻等負責“吞食”水中有機廢物,使經過污水廠處理達標的可排放水,在濕地植物、微生物和土壤聯合作用下進一步凈化。
“呼吸通道”里會種哪些植物?陳愷透露,現在還沒有定下來,但是目前已開展相關研究,到時候根據研究,選擇吸附力強的植物。
全區2022年建成8條林帶
同時劃定化工發展環境底線
記者了解到,目前鎮海全區共有生態公益林面積2萬畝,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2.73平方米,森林覆蓋率達27.7%,通過了省級森林城市創建驗收。
按照“森林鎮海”的規劃,2013年至2022年,鎮海將建成海天、明海、北環、繞城和清風五條生態林帶,作為主城與鎮海煉化、石化區之間的大規模防護林帶。
同時建成澥浦、濱海和甬舟三個呼吸通道,總面積2403公頃。
同時,根據海區人大常委會11月29日通過的相關決定,鎮海劃出了化工發展的環境底線:
限定化工產業布局范圍,石化區以威海路-海天路-通海路-濱海路-海呈路-沿海線-威海路為界,鎮海煉化和國家原油儲備庫以現有圍墻線為界,不得突破,區域內必須明確用地紅線,實行規劃控制;
其他區域不再布局化工和其他三類工業,對現有的化工企業和其他三類工業企業,尤其是澥浦片區、蛟川片區和臨江片區的化工企業,必須限期搬遷、轉產或關停。
鎮海港區液體化工碼頭及儲罐區不得突破現有區域范圍。
泥螺山北側圍墾一期、二期工程土地不再布局化工生產企業,主要用于石化裝備業、石化公用設施配套、裝備制造業和新材料科技城產業項目布局。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江西成立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
近日,江西省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成立,聘請復旦大學教授陳家寬擔任顧問。本屆專家委員會由來自生態環境、氣象、土壤、地理、監測、動植物保護等各個領域的31名專家委員組成,其中外省專家7名。【詳細】
海口市濕地保護協會成立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