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與鬼城 造城運動的兩種不同未來
伴隨著轟轟烈烈造城運動的,是國內對于新城的質疑,對于部分城市淪為“鬼城”的憂慮。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課題組對12個省區的調查顯示,12個省會城市,平均一個城市要建4.6個新城新區;144個地級城市,平均每個規劃建設約1.5個新城新區。
大建新城,一方面迅速改變了一些城市的面貌,一方面亦催生了所謂“鬼城”的出現。鄂爾多斯康巴什,儼然成為新城變“鬼城”的象征。事實上,在國內,“鬼城”絕非只在一個鄂爾多斯。大造新城的城市,近年紛紛涌現,多不勝數。
在目前國內呼聲比較高的“鬼城”中,多數都是新城,不過,什么樣的新城將成為“鬼城”,什么樣的新城,將是未來之城?如何判斷一個新城未來的命運?這是一個難題。
處于動態變化中的城市地位
命運交錯,正如海波沉浮。
城市的命運與地位,一直都是動態的。所謂廢墟,就是古代的名城。繁華的樓蘭,顯赫的殷墟,光榮的龐貝古城,如蒼茫的邙山,榮耀長眠地下。而當下一些名城,不過是古代的偏角之地。天津在明朝永樂皇帝時代之前,不過是一個小渡口,深圳在改革開放前夕,也不過是一扁漁村,甚至整個美國,在1500年左右,都是一個落后于當世的化外之地。
新城大興之風,一個隱秘的原因,是部分城市的預期,希望能夠成為未來之城。城鎮化戰略的近年的興起,更是加強了這個預期,希望從偏角之地,成為繁華的都市。
本次的城鎮化戰略規劃中,中央初步劃定了32個城市群,包括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山東半島等11個建成的城市群,武漢城市群,長株潭城市群,江淮城市群,蘭州城市群,太原城市群、黔中城市群等14個正在建成的城市群,豫皖城市群、鄂豫城市群等7個潛在城市群。仔細盤點之后,基本可以發現,中國幾乎所有的城市,都會在某一個城市群中,這種模糊的機會,猶如興奮劑一樣,為那些雄心勃勃乃是野心勃勃的城市打氣站臺。
誰會是未來的幸運兒?一個城市的興起與衰落,均需數十年乃至上百年,上千年的時間。結果在未來,賭注卻需要下在當世。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國內很多城市,造新城的決心之大,令人震驚,其新城的造價,往往是全市財政收入的數倍乃至數十倍。幾乎是傾全市數年乃至數十年之力。
本次造城運動中爭議巨大的蘭州,其耗資達千億之巨,2012年,蘭州財政收入大約為400億,考慮到蘭州每年還有其他支出,其可供安排的財力更少,如果不考慮舉債,一個新城,幾乎要耗盡其未來將近十年以上的可安排財力。
但是,蘭州似乎也有自己的理由,蘭州的賭注是,未來十年乃至更久,蘭州仍然是一個位于西北的三線城市,還是躍升為中國國內的重要區域性中心城市?如果是前者,則蘭州新城淪為鬼城必然無疑,如果是后者,今日的新區大躍進,在未來則將被視為富有遠見。
鄭州新區亦面臨同樣的問題,中原城市群被寄托了帶動中部崛起的重任。未來時代,隨著中國外貿立國戰略的改變,內需立國時勢所趨。一旦中國的市場轉移到大陸而非海外,則鄭州必成內陸市場樞紐,若美國之芝加哥,必然崛起為國內特大城市。
鄭州在中國經濟版圖中地位的提升,可謂大勢所趨。在此情況下,鄭東新區目前雖然投入巨大,且產業和人口亦不足,但是,一旦中部崛起和中國內需立國成為現實,則十年左右,鄭州即可消化鄭東新區,沒有產業可引進產業,沒有人口也不是問題,一個國家經濟重鎮,必然要吸引大批人口。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大運河文化帶建設要重視三方面問題
清清河水、古樸城墻、歷史老鎮【詳細】
城市設計讓城市更美好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關于將上海等37個城市列為第二批城市設計試點城市的通知》,我省廈門市名列其中。【詳細】
鄭曉笛:可持續城市建設的有效途徑
2017年9月2日下午,在河北衡水舉行的濕地園林與生態城市建設研討會上,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特別研究員鄭曉笛發表題為《可持續城市建設的有效途徑--棕地再生的五個層級》的主題演講,從全球、區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