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生態文明建設 助力新型城鎮化推進
2013-12-23 16:42:38 來源:中國風景園林網 瀏覽次數:
建設新型城鎮化要堅持走綠色、循環、低碳的發展道路,科學設置開發強度,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綠水青山保留給城市居民。我國有許多落后山區農村擁有豐富的自然風光資源,適當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打造旅游文化,旅游小鎮將充分發揮和整合自有資源,促進旅游相關產業的發展,有利于加快貧困縣的發展,實現城鎮化。
建設有地域特色的美麗城鎮
提高城鎮化質量,要融入現代元素,尤其是注意保護和弘揚傳統優秀文化,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目前我國有2000多個古城鎮,大部分都有兩三千年的歷史。這些古城鎮擁有優美的自然環境,保存了大量名勝古跡和各具特色的鄉土建筑,展現著中華民族燦爛的歷史文化。文化是城市的靈魂,對于一個城鎮來講,如果沒有自己的文化,就形成不了自身的特色,優勢就發揮不出來,結果必然是"千城一面"、"千鎮一面"。
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加速,古城鎮旅游業的深度開發,文物破壞、環境污染日趨突出。一些地方拆老城建新城,將原來古城鎮留存的文化歷史遺跡拆除重建;一些地方在古城古鎮建造新的景觀建筑或者建設賓館、飯店,人為地破壞了原有風格;更有甚者,將古城古鎮周圍環境建設一新,卻使古城古鎮逐漸失去原生狀態所具有的景觀價值。我們經常看到在一些古城鎮旅游商業畸形發展,家家戶戶開店,旅游商品千篇一律,大煞風景,制約著古城鎮的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
自然文化遺產,是國家、民族乃至全人類不可或缺的瑰寶,人類要繁衍不絕,這些寶貴資源就必須生生不息。對其過度開發,無疑會給其帶來損壞和犧牲,以此換取的"經濟效益"也不過是對資源的快速"貼現"或"變現"而已。城鎮化建設中要融入現代元素,延續城市歷史文脈,要融入讓群眾生活更舒適的理念,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中。保留村莊原始風貌,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盡可能在保持原有村莊形態上改善居民的生活條件。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