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從畫布延伸出的建筑設計
日前,由世界華人建筑師協會(WACA)主辦的第五屆“2013世界華人建筑師協會設計獎”評選獲獎結果揭曉,深圳本土設計師、開樸建筑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總建筑師蔡明等設計的“西安紫薇東進銷售中心”項目榮膺設計銀獎。蔡明在其設計室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追尋“美學救國”的理念
眼前的這位70后,儒雅的氣質帶著民國知識分子的味道,上世紀90年代研究生畢業以后,蔡明一直在深圳從事建筑設計。他的辦公室內,擺放著各種以代表性建筑和著名風景為對象的水彩畫,畫畫是他的最愛,特別是水彩畫,背著畫夾、畫筆走了半個地球,他的畫冊里留下了現場寫生的各國建筑,這種藝術積淀使他能在設計圖上信手拈來,外來的建筑風格的設計經常躍然紙上。
蔡明說,之所以選擇建筑設計專業與他從小酷愛美術不無關系,而且他對蔡元培大師多年前提出的“美學救國”理念深為贊賞,蔡明認為,“美學救國”對于一個熱愛藝術的建筑師來說,就是通過不斷積淀獨到的審美理念用以指引實踐,創作出符合時代特色和精神的作品。他說,看畫也能看出一個人的格調、境界和追求。他最欣賞的是吳冠中大師,因為他的畫中西合璧,確實具有開拓性。他希望自己能在畫和建筑之間建立氣質上的溝通。
此次榮獲“2013世界華人建筑師協會設計獎”的“西安紫薇東進銷售中心”,是一個老建筑的改造項目,與環境和諧相融,保護老建筑所傳承下來的歷史與文化是近些年建筑設計界的風向標,這個項目的獲獎也恰恰與這一潮流相吻合,“以老砼預制件廠房的大會堂為基礎,重新架構營銷中心高端會所的功能,兩者有機結合,將老建筑賦予以新的生命。”是評審委員會給該項目的獲獎理由,這也是開樸獲得的眾多國內外設計獎項之一。
從一張畫到一座建筑
蔡明說:“在繪畫的過程中很容易找到設計靈感,畫家畫畫時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把對自然的領悟、個人的審美在短時間內彰顯出來,創意設計也是同樣的道理。他人的繪畫對我的建筑設計會也產生了重要影響,比如藝術家應天齊,他是我們的藝術顧問,我有很多創作靈感來源于他的繪畫,我的創作理念經常和他交流。”
蔡明介紹說,應安徽黟縣相關部門及應天齊教授的邀請,他們構思設計了西遞旅游服務中心及應天齊藝術館項目,該項目位于皖南“西遞·宏村古村落”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區,政府要求突破已有的“徽派”建筑形式,反映現代社會條件下的對徽皖文化傳流的理解與再創造。蔡明說,先前單德啟先生設計的黃山云谷山莊、王澍先生設計的寧波博物館成為了新徽派的兩個里程碑式建筑,我們的設計需要尋找新的突破。
“應天齊要求這個項目以他本人的成名作《西遞村系列》版畫中,以38張中的第23號作品為主題線索展開。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新思路。”蔡明說,應天齊曾蟄居西遞八載,創作了大量作品,“把傳統拉入現代”是應天齊一貫追求的藝術理念。他們的設計沿著這個思路,從傳統建筑里汲取營養,用現代蒙德里安式的構成主義手段加以抽象表現,以“意”為先,塑造精神寓所,把“抽象”和“現實”進行解析、重構、融合。通過墻面大量采用有歷史滄桑感的中國灰白泥墻,屋頂采用灰色金屬,力求表達與畫面接近的神韻。同時,蔡明通過巧妙運用“交錯、疊加、并置、隱喻”等設計手法,讓現代藝術館各功能發生互動和呼應,把《西遞村系列》第23號的神韻準確再現出來,用建筑語言對應天齊教授隱含在作品中的孤傲和悲憫的人文情懷進行了獨特的解碼,完成了這項幾乎不可能的設計任務。應天齊本人和當地政府非常滿意。
青睞設計生態建筑
建筑個體與城市主體的不和諧,或千城一面、缺乏個性是目前國內大部分城市的城市規劃與建筑設計中存在的最突出的問題,談到自己的建筑理念,蔡明表示,“每個項目建筑的風格我們從來不做約定,它可以隨著時間、場所、功能的不同而形態各異,但是核心內涵是大致相同的”。
他以萬科重慶高九路甲殼蟲公寓項目為例說,該項目位于城市的中心區,“枯山水—大自然的石塊、山峰相互之間的關系給了我們啟示。我們將高起的公寓視為山,配套的商業視為石,從不同的角度看公寓主體墻面呈現出四季不同的環境主題。這種以石頭聚落和‘四季樹’外墻自然元素為主題,突出‘春之歌’、‘夏之色’、‘秋之實’、‘冬之祭’來演繹當下多彩繽紛生活方式,統一組合出‘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
蔡明還談到了他主持設計的“梅州客商文化中心”。他首先梳理了項目所在地梅州的人文歷史。蔡明說,梅州客家圍屋是世界建筑民居類中一朵奇葩,它真實地反映中國傳統居住天人合一、家族倫理以及防御性的理念。蔡明介紹,項目位于一片坡地之上,恰好適合圍屋步步高升的形態。梅州的圍龍屋也是獨具特色的,它是一個馬蹄形的格局。經過反復思考,取圓樓的一半跟會議的功能相結合,以一個合院的形式與酒店相結合。通過馬蹄形的整合,讓二者有機地融為一體。“我們是在坡屋頂和土墻的基礎上做了一些提煉和簡化來表現建筑形式。最終整個設計就像抽象畫一樣”。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建筑設計有時候要聽聽房子自己的意見
近日,設計權力榜在北京頒獎,諸多獲獎項目中既有日本設計師改造的北京大雜院,也有中國學者策展的城市設計檔案展覽。細細了解這兩個項目不難發現,其中蘊含的設計師、策展人關于城市與設計的思考,正切合了本屆設計權力【詳細】
深圳發布建筑設計新規 釋放建筑創作空間
為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水平,推進建筑設計的標準化和規范化,1月11日,深圳市規劃國土委發布了《深圳市建筑設計規則(修訂稿)》(以下簡稱《規則(修訂稿)》)。據悉,《規則(修訂稿)》放寬了對公共空間、建筑形體等的管控,以進一步提升【詳細】
古希臘建筑設計的七大奇跡
古希臘的七大奇跡是:帕臺農神廟、耶皮戴奧斯劇場、奧林匹亞宙斯神廟、特爾斐、羅德斯巨人像、桑托林島、克諾索斯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