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峰談旅游引導的新型城鎮化與“黃金周”現象
在這一背景下,綠維創景將多年來大量規劃設計研究整合起來,深入研究旅游和城鎮化的關系,并把研究運用在實踐中驗證,形成了一套如何運用旅游帶動城鎮化發展的模式,《旅游引導的新型城鎮化》一書由此產生。
1、旅游引導的新型城鎮化模式的兩個核心特點
第一個特點,以吸引力為核心的游客搬運。旅游實際上是一種以吸引力為導向形成的游客搬運,從經濟學上講,旅游是把人搬運到目的地,并進行消費。
第二個特點,搬運的消費是終端消費。旅游產業鏈很長,而旅游消費是旅游產業鏈下的帶動性消費聚集。由旅游為主導的消費聚集形成產業聚集,我們稱之為泛旅游產業聚集,或泛休閑、泛度假消費聚集。
總結來說,把外地的游客從客源地搬運到目的地,從而形成大規模的消費聚集、產業聚集,最后形成這個區域的城市發展。由旅游搬運引導消費聚集,由消費聚集帶動產業聚集,由產業聚集形成就業和城市人口增長,從而帶動城市化發展,是旅游引導城市化的基本模型。
2、用旅游帶動城市化
用旅游帶動城市化有很多典型的案例,例如曲江模式。其中,大唐芙蓉園是典型的中國文化主題樂園,也是吸引核項目,吸引游客到此聚集;大雁塔北廣場通過夜間的休閑聚集,帶動整個區域的價值升級。這兩者形成了兩個核心模式,第一把人吸引來,第二把人留下消費,這就是曲江模式的發展基礎。
總結來說,就是依托于土地升值效應、房產升值效應,通過旅游形成游客聚集,通過夜間休閑形成消費聚集,通過商業形成商氣聚集,最后和城市化結合,形成居住、就業、產業發展與城市發展相結合。
三、增設黃金周和落實帶薪休假,是調整“黃金粥”的主要手段
黃金周最大的問題是短時間釋放過大的消費,全國人民在某一段時間共同消費一類產品、一類需求,由此造成一種大規模集聚式的爆發,并形成兩個不合理。第一是對消費者不合理,消費者付出的時間和金錢沒有得到應有的休閑體驗;第二是對景區設施利用不合理,由黃金周等節假日帶來的淡旺季,造成景區設施利用程度懸殊,并沒有將景區投資、旅游投資的價值合理發揮出來。歷年黃金周都出現井噴爆棚的現象,已經明顯說明這種不合理的旅游經濟現象亟需改變。
調整黃金周不合理現象,涉及的核心問題在于假期結構安排是否合理。目前主要有兩個方向:
第一,增設黃金周。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原因在于隨著國民收入的提升,人們出行的愿望會更強烈,只要把所有人集中在有限時間消費,就會形成不合理的效應。即使增設黃金周,仍然會出現爆棚現象。
第二,通過帶薪休假方式進行假期釋放。我認為現在中國完全具備帶薪休假的條件,以及強制推行帶薪休假的基礎,關鍵是要下定決心,并且做好相應的安排。一旦實施帶薪休假結構,旅游聚集的效應會完全市場化,旅游的收益效應將更加合理的平攤,達到更好的游客滿足率和滿意感,同時產業回報率也會獲得比較大的提升。
編輯:zhi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