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天鷹:屋頂綠化 打造城市的空中花園
全國政協屋頂花園
譚天鷹說,有生命的綠色是人類生命的源泉。屋頂,包括陽臺、建筑墻體是和人最貼近的地方。機關單位實施屋頂綠化、垂直綠化,不僅對城市有生態環境效益,本單位人員工間休息足不出樓就可以與自然生物交流,就可以得到休息,愉悅身心;市民在自家屋頂上或在陽臺上建設小花園、小菜園、小果園、小草藥園的個性化園藝種植,更是“樂爾康”的生活方式。這些,都是在百姓身邊增綠,是增進百姓福祉的大事。
因為那次航拍經歷,在退休后,他作了一個決定:發揮余熱,宣傳推廣屋頂綠化,并成立了北京屋頂綠化協會。
北京屋頂綠化協會作為全國第一家屋頂綠化行業的社團組織,自2005年籌辦到2006年3月12日正式成立以來,一直在為推進屋頂綠化做著艱辛的努力。
除了不遺余力地推廣屋頂綠化,最近譚會長和別人談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告訴人們,北京海淀區人濟山莊4號樓樓頂的樓頂別墅和屋頂綠化性質并不一樣。“樓頂別墅是違章建筑,而屋頂綠化是建筑物表面裝飾的一種形式,它是有規范要求的。”
譚天鷹說,在屋頂上鋪草坪、建花園,和在地面上的園林綠化建設,是有原則區別的:“你不能隨便建,不能破壞原來的建筑,比如建筑上的后增荷載是多少,建筑設計的幾層樓就是幾層樓。人濟山莊的樓頂別墅既不懂得建筑學的知識,也不懂法律法規。這不是我們提倡的屋頂綠化。”
北京屋頂綠化協會會長譚天鷹
科學施工是屋頂綠化的保證
這些年,北京市政府陸續出臺了扶持政策,專門下發了指導文件。參與屋頂綠化的人們正懷揣著夢想,腳踏實地做著試點示范,為行業樹立著信心,鼓舞著士氣。世界上屋頂綠化搞得好的德國、美國、日本、韓國等都市的屋頂綠化率都在10%上下。
北京市區的屋頂可利用綠化總面積,大小超過34個朝陽公園,或是14個奧利匹克森林公園。如果將這些屋頂全部綠化,生態效果相當于種植近3億棵樹,一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0萬噸,讓北京的天空減少塵埃14505噸。
開發和利用屋頂空間,不僅能通過大規模綠化改善城市氣候,減輕城市熱島效應,緩解北京的霧霾天氣,還能使更多的太陽能轉變為熱能和光能,供室內取暖、照明等。同時,在夏季能盡量減少直接作用于屋頂表面的太陽輻射熱量,降低室內溫度,通過儲存雨水、自然通風等多種措施,達到室內空間環境舒適的效果,保證屋頂的節能效果,這些都是屋頂空間生態利用的內容。
譚天鷹說,實踐是統一認識的標準,這幾年屋頂綠化局部試點已經顯現的效果,宣傳開來,足以讓人青睞,足以調動越來越多的人參與,以形成巨大的社會力量。
首先,從綠色城市建設上講。屋頂綠化是城市園林的新思路,新發展,新亮點,可以增加城市綠量,有助于從總體上提升城市景觀水平。滿足人們俯視、平視、仰視等不同方位欣賞城市景色的需求,緩解生活工作在鋼筋水泥林立的城市中的人們的壓抑感,愉悅身心。它可以凈化空氣,優化生態環境,屋頂上的花園和草坪能從空中攔截飄塵和風沙,可降解大氣飄塵的20%-30%,可以截留雨水的30%-40%,凈化空氣、緩解城市雨洪壓力。城市廣袤的禿屋頂都被有生命的綠色植物覆蓋以后,可以通過植物光合作用,吸碳釋氧;其蒸騰作用,可吸收太陽輻射熱的70~80%,有著緩解城市熱島效應不可替代的功能。
其次,從綠色建筑角度看。它是建筑和大自然和諧共生的最簡便有效的方式??梢员馗魺?,有效保護建筑建材。2006年6月中旬,譚天鷹當著市領導面親自用溫度計測量,裸露水泥屋頂黑色防水卷材上65℃,鐵板63℃,玻璃60℃,感到燙手。而草坪溫度只有32℃,草坪種植土下溫度是27℃,人的手放進去很舒服。專家提供:沒綠化的屋頂表面年最大溫差58.2℃,而綠化屋頂表面年最大溫差29.2℃。屋頂綠化顯著降低建筑屋頂結構及材料熱脹冷縮的幅度、延緩其老化進程,可延長建材使用壽命2~3倍。建筑侵占了大自然,在建筑可利用空間做出綠化補償是避免大自然的懲罰,人與自然生態平衡、和諧友好的舉措。是可持續綠色建筑不可或缺的內容。
第三,從建設節約型和諧型社會角度看。屋頂綠化可節省能源,優化城市人居環境。綠化的屋頂夏季室溫平均比未綠化屋頂的室溫降低3~5℃。原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北京屋頂綠化協會名譽會長韓伯平測出降低了4℃。開空調少了,節省了能耗。專家提供可節省能耗70%。據市園林科研所專家測算,屋頂花園釋氧、吸碳、滯塵、納天然降水的價值總量是每年每平方米55.07元,簡式草坪為13.38元。屋頂綠化同樣是城市不可缺少的碳儲庫。相對地面拆遷騰地綠化動輒每平方米幾萬元的費用,屋頂綠化每平方米一般在200~900元上下。合理利用建筑空間開展有生命的園林綠化植物種植或農業種植,是寸土寸金的城市用地的二次開發利用,是我國城鎮化建設加速、城鄉一體,堅守18億畝基本農田底線不可或缺的補充,是國家耕地占補當量平衡的一個模式。有專家測算,全國屋頂可開發潛力有上億畝。
從城區的一個社區規模化屋頂綠化前后對比看,東城區東四六條,2005年已實施1萬多平方米屋頂綠化,和上年沒綠化的1-7月同期比,這個地區好于全市平均值的天數由83天上升到144天,等于的由17天上升到24天,差于全市平均水平值的由113天減少到44天。可惜這個地區因屋頂防水更換,屋頂綠化草坪鏟掉了。這又反應了一個部門間協調的問題。
據譚天鷹介紹,從2004年他們開始投身這項工作時遇到的三個問題已經在實踐中得到解決。
一是屋頂種植按規范施工,不會把房頂捅漏。從有人懷疑,譚天鷹就拜訪了建設部門的建筑防水專家,知道了現在不僅有能夠防水,還能夠阻隔根的隔根防水材料。這些年的實踐證明,無論在基質上直接種植,還是鋪裝一次成型草坪塊,或用無土草坪毯、生態種植墊、種植器皿組裝哪種施工方法,只要隔根防水材料質量合格、施工工藝嚴守規范,就沒有問題。
二是在北京的氣候環境下屋頂上植物完全能夠成活。有人提出疑問時,譚天鷹就拜訪了中科院植物所、北京市園林科研所、北京林業大學等園林和植物學專家,他們說景天科植物在北京屋頂上成活沒問題,全世界景天科有400多種,適合北京氣候的不下十幾種。佛甲草、垂盆草、三七景天、八寶景天,包括從郊區引入的當地野花野草,這些年在屋頂上試種,都成功了。
三是施工安全問題。幾年的實踐告訴人們,只要把握住屋頂綠化不同于地面園林建設,是在空中、在建筑屋頂和外墻壁上作業的特殊性,事先做好現場勘查,不超越后增荷載允許范圍,不影響屋頂結構安全,保證屋面排供水系統通暢,不選用偽劣材料,嚴格按照行業的規范標準設計施工,就會安然無恙。這些年沒有發生過一起建設施工中的傷亡事故,去年歷史罕見的暴雨季都經受住了考驗,這就是證明。
經過八九年的摸索,北京市屋頂綠化已經有了工作流程上的規律性的認知。在技術層面上,也不再是初起時拿外國的、南方的生搬硬套的階段。根據北京地區氣候特點,甚至結合不同屋頂的具體條件,如何選擇適宜的種植方式和習性適宜的植物材料,怎樣因地制宜地進行屋頂綠化的設計施工。這些,北京市已經有了規范標準,且技術規程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譚天鷹清醒地認識到,屋頂綠化是一項跨部門、跨行業、工藝復雜,涉及單位多,需要相關部門綜合協作的系統工程,需要專業與群眾結合、市區之間、部門之間聯動,廣泛發動社會各方面參與的城市大綠化事業。其協調和聯動需要一個過程。這里邊不光是認識問題、實際問題,還有體制機制問題,以及傳統觀念的束縛問題。如果立法讓屋頂綠化名正言順地進入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體系,又能真正把屋頂綠化和地面園林綠化區別開來,著力從它的建筑與綠化緊密結合、融為一體的特有屬性上,從其為社會大綠化事業的特點上,加深知行統一的認識,加強建管并重的管理,相關部門統一認識,形成促發展的合力,圓夢步伐就會大大加快,甚至是跨越式的發展。
編輯:zhao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