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境四合:景觀設計的生態哲學
“凈”“靜”“敬”的景觀設計境界
三境四合景觀國際把設計的最高境界總結為三境,“三境”者,第一是凈,即干凈,就是說我們的作品要簡潔明快,不蕪雜,盡量做減法設計,節約設計;第二是靜,即安靜,就是說好的景觀設計要能使人在喧囂的生活氛圍中解脫出來,安靜下來能夠讓人有心靈的共鳴;第三是敬,即有所敬畏。我們對大自然要有所敬畏。比如說我們吃飯,我們會覺得食物是應得的,你不會覺你吃了蔬菜其實是在吃它的生命。其實,我們在吃東西、買東西的時候,應該對事物本身說聲謝謝。這是對生命,對自然的一種敬畏。
同樣,在你種樹的時候,你要知道你在種植生命。把景觀當作生命來看待,一切都會變得有意義,你會對景觀設計這項工作更加敬重。
景觀設計,要順應自然
我從小就生活在農場里,三面山嶺環繞,一面有水塘,水塘邊是婆娑的垂柳,筆直的楊樹,里面有蝦有魚,岸邊的樹上有鳥鳴蟬叫。所以田園對我來說是很普通的生活環境,對我而言那是一種非常平常的生活狀態。
村莊從很早以前就被非常豐富的大自然所包圍,雖然現在周圍有了公路和樓房,但過去那里都是山坡和麥田,我經??吹揭巴?、青蛙、蒼鷹生活在周圍自然的環境里,從小感受著四季的變化,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綠色的風景,用雙手參與勞作,感受自然。這一點對今后在景觀設計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的內心深處一直認為所有的景觀設計工作,無非是要達到這樣一種極致——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天人合一。
景觀設計的地域特色
景觀設計的趨勢應該是地域性性越來越明顯,呈現多元化發展的良性趨勢。居住的建筑是居住者的一種存在的意義,居住的景觀是建筑的一種存在的意義。造物主創造了多元化的世界,多元化的地域。高山,平原,大河,溪流,丘陵,高原,自然地貌豐富多彩,同樣,燦爛的人類文明還造就了不同的民族,宗教信仰、風俗,生活習慣。這些差異反映到城市,建筑,服裝,音樂,食物,等方方面面。
所以我們做每個建筑,每個園林,對應該從項目的地域特性方面去考慮他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景觀設計師要賦予每個景觀設計以生命,也就是他的獨特空間特點及場所精神,只有做到這一點,景觀設計才不會千景一面,我們的景觀設計才是有意義的。我的作品都很慎重,我每一次的景觀設計都要充分考慮場地的地域特征,人文魅力,同時也要關注生活在其中的人,關注他們的訴求,這樣,才能夠賦予景觀以生命力。
公益,關乎每個人,盡己所能
有人說作為設計師,我們沒錢沒勢,公益很容易成為口號,無法落實。其實,公益關乎每個人,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盡己所能。我常??紤],設計師能做什么呢?前段時間,作為項目策劃人,我們的團隊成立了公益設計組織DFH(DESIGNFORHUMANITY)。
DFH是一個關注社會和環境危機的公益性網站。它是由一批不同學科背景的設計師建立,為中國以及世界各地的設計師提供一個交流和學習的平臺,共同傳播和探索一些能夠解決社會矛盾和環境災難的設計途徑,同時希望能夠喚起廣大設計師隊伍甚至全社會的關注和思考,并給予那些處在危機邊緣的地區和人口提供必要的設計幫助。
DFH希望通過建筑和景觀設計師的力量為需要設計服務的弱勢群體提供幫助。一方面通過收集相關的信息,為建筑景觀設計師群體提供針對那些處在危機邊緣地區和人口的設計交流和討論的平臺,引起設計師以及社會的關注和思考,激發出更多有利于解決這些危機的建筑和景觀設計新途徑。
另一方面,召集設計師、社會愛心人士和團體組成公益性的設計組織為那些環境條件惡劣的城市貧民區、落后的鄉村以及受自然災害威脅的地區提供必要的人道主義設計援助。
因緣之于景觀設計
佛教當中有兩個字“因緣”,“因”是指我們當下努力的過程,“緣”是機會的意思,也有結果的意思,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緣由因起”。
做設計是要隨緣的,要做好設計跟場地要有緣,有的場地,你看一眼就知道怎樣處理它,同時還得有投緣的業主。有的開發商,第一次接觸,我就知道,我們的合作會有很好的景觀設計成果。這就是氣場相合,緣分相投。所以好的景觀設計,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作為景觀設計師來說,是要多看一些好的作品,要有好的理念,懂得硬地制宜。但是景觀設計絕對不僅僅是設計師的事情,當下中國景觀的現狀和發展,從設計師到政府層到開發商,都是密不可分的。我們如何對待土地,我們如何對待材料,我們如何對待生命,這些都將深刻影響我們的環境景觀行業以及未來中國之環境和生態。
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對自然有一種敬畏,認真慎重的對待景觀、對待環境。
編輯:zhaojun
相關閱讀
園林水系池岸景觀設計
近來,環境景觀越來越注重水體,無水不靈;有的房地產公司還提出戶戶開門臨水的要求。而在實際操作上,水面邊岸則是易被忽視且不易設計、施工好的項目。其所占投資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討。【詳細】
成功的景觀設計輕松拯救空間顏值
近年來,人們對生活質量和生活環境的要求在不斷的提升,對于自然的向往也越來越強烈。【詳細】
綠色基礎設施和景觀設計的關系
國際上越來越多的專家推薦綠色基礎設施作為各種因氣候變化、農業改革、城市交通等引發的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法。歐盟提出希望改善歐洲自然環境,德國風景園林師協會也宣布,將“綠色基礎設施”作為未來景觀設計的主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