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松和椰子樹伏倒一片,原本長滿爬藤的沙灘裸露大片白沙,受傷的白鷺成群滯留。這是記者近日隨南海艦隊艦艇編隊探訪西沙中建島時看到的一幕。
近期先后經(jīng)歷“蝴蝶”和“百合”臺風襲擾,中建島植物損失嚴重。守備隊養(yǎng)殖的幾十只雞鴨大部死亡,3萬多平方米的爬藤也大多被連根吹走。中建島守備隊隊長李輝說,全體官兵正在努力恢復(fù)植被,急需防風能力較強的紅樹林。
約1.2平方公里的中建島位于西沙群島最南端,是通往東南亞的海上、空中要道。它曾經(jīng)占地1.5平方公里,由于風浪與潮水的吞噬,沙土流失,面積正在漸漸縮小。
在這個地理位置特殊的小島上,植樹造林、防風固沙不僅是美化環(huán)境的需要,更是一個事關(guān)國土面積的問題。
1982年,中建島種活第一棵椰子樹。守島幾十年來,一代代海軍官兵把幾乎寸草不生的沙洲變成了草木蔥蘢的綠洲。
“每次休假歸來,大家都背回種子、樹苗和泥土,這是我們中建島的傳統(tǒng)。”李輝介紹說,經(jīng)過多次試驗,根系發(fā)達、成活率高的海馬草和爬藤,被選作主要植物大面積種植。沒想到,剛剛過去的兩次大臺風吹走了一兩米深的沙子,這些植物也難以幸免。
紅樹林根系發(fā)達,能在海水中生長。李輝想把這種樹引入中建島,卻不知道上哪購買。
“災(zāi)后重建,從種樹開始。”他說。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22u.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