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新生態城歧路 陷“鬼城”式困局
2013-09-24 08:33:32 來源:經濟觀察網 瀏覽次數:
政府方面也正在努力吸引人氣。2012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中新天津生態城引進緊缺人才的優惠政策意見》被認為是避免生態城變“鬼城”的手段。其中“對引進的緊缺專業人才,購房返還全部留成個人所得稅”的條款更是引起關注。根據這一政策,如果購房者月收入達到10萬,在生態城購買一套價值100萬元的房產,相當于優惠近7成。
同樣的政策還有藍印戶口的放寬。2012年下半年,中新生態城放寬藍印戶口的政策,標準由80萬元降低至60萬元,即一次性支付60萬元現金購房,便可以擁有濱海新區藍印戶口。
除此之外,生態城還是天津目前唯一一個義務教育階段全免費的區域。孩子上學乘坐校車免費、還有免費就餐和補助學費的“兩免一補”政策,“孩子在生態城上學,從幼兒園到中學,能省13萬元教育費用。”家住紅樹灣的一位業主這樣算賬。“空城”或許只是暫時現象,但如何避免生態城最終淪為“睡城”?據稱,生態城規劃了國家動漫園、國家影視園、環保產業園、生態科技園、信息產業園。選擇的產業主要是新能源、新材料;科技研發、動漫產業、創意產業、教育培訓以及現代服務業。
崔廣志也坦承,生態城總面積30平方公里,只有3到4平方公里的產業用地,“這點產業產生的稅能不能支撐35萬人口的一座城市的運營與管理,是我們要面臨的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同時他表示,生態城是給整個濱海新區2270平方公里作配套的,因此不可能只是靠生態城這一點產業來維護這個區域的運營和管理。
作為國家級的樣板,近日中央財政也補貼了5000萬元,用于中新生態城200萬平方米綠色示范生態城區建設,這些補貼主要用于產業發展。
中心生態城的困局不是孤例。中國目前有近300多個城市提出了建設生態城市的目標,而直接冠以生態城的項目也遍地開花,諸如上海的東灘生態城、唐山的曹妃甸生態城、重慶兩江生態城、河南新田生態城、長沙生態城、山東黃河生態城、中國知青生態城等。
由于全世界上對于生態城的標準都無定論,中國的這些生態城要么淪為地產項目,比如知青生態城作為一個地產項目因文件造假而被當地取締;要么中途爛尾,比如曹妃甸生態城建設進入停滯狀態;即便是成為樣本的中新天津生態城也同樣走在岔路口。
這引起了中央的注意。近日,仇保興帶領的“生態城市中國行”一行來到了北京園博園·長辛店生態城站,參加了現場評審的專家一致認為,目前中國生態城的癥結在于標準不清晰,不少生態城“掛羊頭賣狗肉”。另外,生態城如何做到產城融合也是個待解命題。“我們要追求居住功能與產業的高度融合。”仇保興強調說。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