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徽縣:抓住生態建設機遇 發展苗木繁育產業
示范引路,育苗產業蓬勃興起
9月15日,走進徽縣北部山區的高橋鄉,不論是哪個村子,包圍在村莊周圍的不是莊稼地,而是一片連著一片的苗木。苗圃里核桃、落葉松、白皮松、華山松、紅豆杉、側柏等苗木生機盎然、隨風搖曳。
在黑松村的一塊苗圃里,七八名村民正在除草。
“我們這里屬高寒陰濕丘陵地區,以前種糧食,一畝地的產量只有三四百斤?,F在,一畝樹苗一年最少能賣3萬元。”忙得滿頭大汗的村黨支部書記羅共邦樂呵呵地告訴記者,黑松村過去是一個比較貧困的村子,雖說叫黑松村,可村子周圍的松樹并不多。村里人主要靠種玉米、小麥過活,由于村里的土地大部分在半山坡上,遇到大雨、冰雹等天氣,往往是“種一籮收一筐”。
“村里人靠天吃飯,只能混個溫飽?,F在我們村95%的耕地育上了苗木,其中,大部分是落葉松、華山松,今年,育苗面積達到了2200畝。”羅共邦自豪地說。
作為全縣最早發展苗木產業的專業村,高橋鄉黑松村育苗產業一直走在全縣前列,發揮了中心示范、輻射帶動作用。全村74戶農戶,目前有72戶從事苗木繁育,耕地全部種植和移栽了各類苗木,去年全村戶均育苗收入達到了5萬元以上,人均收入1.2萬元以上。
黑松村村民劉水平在自家門前的自留地里種了1.2畝白皮松,經過兩年的培育,一畝地的年純收入超過了5萬元。今年,他擴大育苗規模,期待著來年獲得更好的收成。劉水平站在隨風搖曳的苗木旁感慨道:“你說要不是這小苗子,種啥能有這么好的效益?”
去年,徽縣高橋、麻沿、榆樹、江洛等北部四鄉鎮實現了育苗產業全覆蓋,10畝以上的育苗大戶人均純收入達到2.17萬元,比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4391元高出4.9倍。苗木總收入最高的種植戶賺到了360萬元。
育苗產業的發展壯大,既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帶動了勞務經濟的迅速發展。育苗鄉鎮的農民在打理完自家農活后,不用出遠門,在本村或鄰村從事起苗、拔草、打包等田間管護工作,就近掙到可觀的務工收入。
江洛鎮玉石溝村農村婦女董艷艷以前常年在外打工,而今年,她選擇了留在家門口打工。董艷艷在本村的育苗田里從事裝營養缽、日常管護等工作,一年能掙1.5萬元左右。最讓她欣慰的是能夠照顧到兩個孩子和老人。董艷艷告訴記者,村里許多婦女都像她一樣,愿意選擇留在家門口務工。
編輯:zhimin
相關閱讀
北京首發森林體驗指數
很多森林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因風速、濕度、負氧離子濃度等的不同,游憩的感受相差很大。到底哪片森林更適合您的出游需求呢?昨天,北京首次上線森林體驗指數,為市民走進自然踏青賞花提供參考【詳細】
“十四五”期間 四川力爭建成200個體育公園
通過重點推動體育公園建設、綠道建設等場地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銀邊建設便民利民的場地設施等手段,扎實推進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作,完善四級全民健身設施體系,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15分鐘健身圈需求【詳細】
河北定州加快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定州把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籌辦河北省第七屆(定州)園林博覽會兩項工作做為彰顯特色、打造品牌的重要路徑,做為提升文化、惠及民生的重要載體,圍繞城市框架拉伸、文旅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新興產業布局做文章【詳細】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