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旅游業可促進城市自然生長
對世界各地旅游業發達國家的研究表明,旅游業是與城市發展聯系最為密切的產業之一,不僅如此,旅游業的發展還對相關城市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在有些地區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然而,很長時間以來,對城市旅游的研究卻僅僅限于旅游如何嵌入城市,發展的視角是如何利用城市的特殊資源來發展旅游業。
城市視閾中的廣義旅游,則更注重城市與旅游交互發展關系的視角:從城市化發展的方面,試圖利用旅游對城市發展的影響,擺脫城市化病;從旅游業發展方面,試圖全面融入城市發展,使得旅游業真正成為國民經濟戰略支柱性產業。
作為文化容器的城市具有非常特殊的構造,城市的運行規則非常類似巨型生態系統。美國現代城市規劃大師簡·雅各布斯在《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中詳細分析了城市這個巨系統,認為其價值在于歷史的傳承,在于自然衍生,在于包容性,在于高密度、高復合和豐富多樣性。
自然衍生的城市的最大特點就是初始的細微差異,往往會如同蝴蝶效應一樣在發展過程中被無限放大,最終形成城市特有的風味。
然而,現代城市發展又離不開人為的規劃,如何處理城市自由發展的空間與人為規劃的度,以及城市規劃如何順應城市自由發展,就成為了不可回避的難題。
人為的城市規劃要盡可能地適應城市的自然生長,如此城市規劃難度很大,首先要詳細研究不同城市特殊的、業已形成的復雜系統,特別是那些老城區,要改造落后的基礎設施,讓居住在其中的原住民受益,逐步引進新的業態,盤活老城區,這樣的城區往往能成為旅游者的最愛。然而,這正是考驗規劃者的地方,簡單的推倒重來式的規劃誰都會,難就難在不推倒重來的有機更新。
廣義旅游正是這樣的難題和困境的熒熒指路之光。無論是一個傳承千年的城市,還是一個新興的城市,都可能成為發展廣義旅游的城市,但是這個城市必須具有鮮明的個性。只有文化個性鮮明、業態豐富、街巷有機聯系未被隔斷、經濟基礎雄厚、城市規劃中為旅游者留有余地的城市,才具有發展廣義旅游的基礎。
此外,城市要具有豐富性,其中一個關鍵就是給予新業態自由發展生存的空間,有了豐富的中小商業服務業以及現代的文化創意產業,一個城市才有活力,這個城市的街巷才是能“逛”的街巷。
同時,作為一個有機體,城市內部的有機聯系極為重要,這種有機聯系為旅游者提供了在城市漫步的可能。旅游者在巴黎街巷中漫步,混跡于巴黎人中的感覺,往往比游歷盧浮宮更回味雋永。因此,保留城市街巷的自然肌理,在城市規劃中,要盡可能不去“隔斷”街區的聯系,保留城市步行的空間和街巷。
為了更好地發展城市旅游,應把城市本身作為旅游吸引物整體考量,旅游業要主動融入城市的各個方面,要深度挖掘城市的文化特征,要注重培養居民的好客精神,同時要給旅游市場充分自由生長的空間。在發展城市旅游過程中,要避免城市旅游節慶化、城市旅游舞臺化、城市旅游博物館化、城市旅游景區化。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旅游研究室主任、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