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拯救瀕危思茅玉蘭 明年育出3萬株幼苗
高位芽接培育思茅玉蘭
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大葉木蘭即思茅玉蘭,花大且漂亮,但目前處于瀕危狀態(tài)。為了加強保護,昨日,記者從普洱市思茅區(qū)科技局獲悉,通過立項后,目前引種1000余棵種苗進行人工繁殖,明年即將繁育出3萬株幼苗,這些幼苗將會用于城市綠化中,美化環(huán)境。
木蘭科約18屬240種,分布于北美和亞洲的熱帶地區(qū)。我國有9屬約100種,大部產(chǎn)自西南部。其中,大葉木蘭在普洱被稱為思茅玉蘭,為國家級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是很好的綠化樹種,同時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其木材細致紋理通直、耐腐、耐水濕等,亦是體育器材、文具、家具及細木工等優(yōu)良用材。
但由于思茅玉蘭生長在環(huán)境濕熱的地方,成熟種子落地后容易腐爛,天然更新受到限制,林內(nèi)幼苗、幼樹極少,加之人為因素的一些森林破壞等,目前在云南南部及東南部僅殘存少量植株,呈星散分布。
思茅區(qū)科技局相關(guān)負責人介紹,今年,他們立項,由一家苗圃基地承擔實施《瀕危野生植物——思茅玉蘭人工繁育技術(shù)探索》項目,隨后,在思茅區(qū)倚象鎮(zhèn)老金田的43.4畝山地上,引進思茅玉蘭1120株,進行人工高位芽接方法引種繁育。
“人工高位芽接指的是在思茅玉蘭的一些枝條上,割開一圈樹皮,然后用無菌土包住,等長出根后,將其鋸下移栽。”通過人工高位芽接,思茅玉蘭的成活率大為提高。該負責人介紹,明年春天,即將繁育出3萬株幼苗。屆時,這些幼苗將可以豐富思茅城區(qū)園林綠化景觀、樹立思茅園林綠化特色品牌。另外,還將對保護思茅玉蘭取到很好的作用。
編輯:wenweihua
相關(guān)閱讀
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保護區(qū)
高原出平湖,難能可貴,于是人們習慣性地把這些大湖大河稱為“海”。知名的麗江拉市海,不是海卻有比海景還要美的海景。【詳細】
瀕危植物伯樂樹幼苗培育成功
近日,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成功培育了一批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伯樂樹幼苗,目前長勢良好。【詳細】
這些瀕危植物在鄂爾多斯花開山間、連綿不絕
走進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大片黃燦燦的鮮花為荒漠增添了無限活力與生機,這是國家二級瀕危保護植物沙冬青。放眼望去,花開山間,連綿不絕,十分壯觀。巴特爾是鄂托克旗文物保護管理所的副研究員,出于個人興趣,他研【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