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遺產的保護和開發應少些功利性
昨日,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組織中國區主席陳平做客“金沙講壇”,講述“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她透露,為了申遺,全國各個地方每年共要花大約3億元,很多地方不知道如何拍攝“申遺”的宣傳片,花了十幾萬、幾十萬的都有,還有很多地方不清楚世界文化遺產的申報文本的寫法,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因此,各個地方應該冷靜的看待世界文化遺產,不能為了發展旅游而盲目申報。
中國是一個世界遺產大國,我們為自已擁有漫長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而驕傲,但也不能否認現在的中國申遺已經走入了功利性的誤區,很多地方不惜花費重金包裝,申請成為世界遺產,不就是為了可以從世界遺產的名頭上獲取可觀的經濟效益,根本沒有將遺產的傳承和保護放在第一位。
在申遺過程中,都是政府部門牽頭,投入巨資選取最精華的遺產進行包裝,所以我們的申遺工作取得一個有一個的成功。可是卻對那些不是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有名氣的遺產視若無睹,甚至因為經濟發展的需要而進行拆除。這樣做雖然可以短時間內擁有多處世界遺產,但是一些不知名的遺產、民間藝術因為缺少資金而逐漸消失在歷史長河中,這是對后代子孫的犯罪,是對遺產的不負責任。希望今后,國家可以將資金更多的向即將消失的遺產、民間藝術傾斜,將這些祖先傳承給我們的瑰寶保護起來。
在申遺成功后,更多考慮的是如何進行開發,忽視了遺產的保護工作。有些世界遺產從“養在深閨人未識”一下子“一舉成名天下知”,全世界各地游客蜂擁而至,遺產保護單位沒有將遺產所能承載的游客數量進行科學估算,導致許多地方迎來了過多的游客,破壞了世界遺產。近些年發生的曲阜孔廟梁架彩繪被水洗、武當山遇真宮主殿被焚毀等都說明我們的保護工作沒有跟上,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國家可以加強世界遺產的保護工作,避免過度開發利用世界遺產,保護與開發并重,以開發促保護。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國內外專家建言世界遺產與可持續發
11月1日-2日,第三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遺產與可持續發展黃山對話會在安徽省黃山市召開。對話會以【詳細】
曾是不知名小村莊后逆襲成為國家公園
去意大利旅游的朋友,大都不會錯過有著【詳細】
住建部:國家級風景區和世界遺產整治違建
據住建部網站消息,住建部近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世界遺產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詳細】
申遺成功四年新疆天山絕美風景綻放
6月10日是全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新疆各地(州)、縣(市)舉辦以“文化遺產與"一帶一路"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為主題的110項系列活動,掀起了展示和宣傳文化遺產保護的高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