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居民樓如何通過屋頂綠化營造田園風光
酷暑難耐的高溫天,有沒有屋頂綠化,室內的溫度最高可相差7℃;綠蔭如蓋的林蔭大道,比暴曬中的道路溫度低近4℃。上個月,本報記者與綠化專業人士在徐匯、閔行、黃浦等區的立體綠化示范點及林蔭大道測試后,得到了這樣一組數據。
家庭陽臺、露臺,盡管不大,但如果有一抹綠色,能給居家生活帶來絲絲清涼,然而,上海“綠”起來的家庭屈指可數。
記者從市綠化部門了解到,最近由靜安區綠化部門組織并實施、歷時兩年的綠色家庭課題—“都市田園綠屋試點研究項目”通過專家評審,這也是綠化部門首次開展面向家庭的立體綠化專項研究,而從課題到市民圓夢都市田園,還需相關政策的支持。
時尚 田園綠屋 廚房花園
渴望回歸自然,親近綠色,是都市人的田園夢,如何在城市高樓內營造田園風光?國內外已開始實踐,那就是利用自家的庭院、屋頂、陽臺植花種菜,將蔬菜種植與園林造景結合。“用綠色樹木花卉裝點居家,把瓜果蔬菜搬上餐桌”漸成時尚潮流,集生態功能、觀賞功能、服務功能、實用食用為一體。有人把這個實踐稱作田園綠屋,也有人更形象地稱之為廚房花園。
在美國紐約,有一棟建于1919年的6層高的倉庫,上面有一個面積達到3761平方米的“布魯克林農莊”,采用輪作方法種植有機蔬菜;在法國巴黎有一個“56號通道”項目,將兩座樓房之間的200平方米閑置空間改造成了30片苗圃和一套小型溫室,當地居民可以來這里種植果蔬,采摘農產品(000061,股吧);中國屋頂種蔬菜也正在興起,浙江有了“千島湖屋頂綠化”項目,面積560平方米,種植各類蔬菜;上海陜西南路、嘉善路之間的“嘉善市場”屋頂,全部種上了蔬菜,社區內的餐廳和住戶可自行采摘。
試點 綠蔬結合 以綠為主
靜安區在本市立體綠化建設中,啟動最早、發展最快,南京西路沿線已基本實現主要大樓屋頂有綠,形成了一條空中綠廊,區內主要商務樓、辦公樓等可綠化的公共建筑屋頂也大多披上綠裝。能不能把立體綠化向家庭延伸,讓住宅樓也屋頂有綠、陽臺有綠?靜安區率先開展試點研究。
項目于2011年11月啟動,在搜集、研究國內外屋頂蔬菜種植的基礎上,確定了上海田園綠屋試點的方向,那就是綠蔬結合,以綠為主。課題組研究人員調查發現,市民屋頂、陽臺單一種蔬菜,觀賞性欠佳,部分居民的屋頂菜園因為施肥、病蟲害等問題,對周邊居民的生活造成困擾。他們提出將園林植物造景與蔬菜瓜果相結合的方法,在強調生態功能的同時,利用建筑屋頂、露臺、陽臺等載體營造田園風景。同時運用先進的農業果蔬栽培技術,不造成城市環境污染,在喧鬧的城市中心,為工作節奏緊張的人們營造健康、浪漫的田園生活情趣。
實踐 綠色生態 悅目實用
項目選擇了60平方米的露臺、14平方米的陽臺進行試點,具有典型性,試點成功有推廣價值。60平方米的露臺,實驗人員安排了3.5平方米的水景、20平方米的綠化種植面積、10平方米的露地蔬菜種植面積及休憩、洗曬的26.5平方米的木地坪。植物配置中有聞香桂花、結果的棗樹、開花的金銀花、變色的紅楓等,小巧的蔬菜園內,可依主人喜愛種植番茄、生菜、薄荷、雞毛菜等。小水池的設計是,一泓清水,數尾觀賞魚,盛開的睡蓮,既是點睛之筆,也能調節居家小氣候,還具有儲存雨水、用于灌溉的環保功能。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上海浦東足球場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正式獲批
2月14日消息,著名體育評論員姬宇陽在微博中透露,上海浦東足球場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正式獲批,作為上港新主場,浦東足球場是能夠滿足FIFA國際A級比賽要求的專業足球場,球場固定坐席數為33765個。(圖片來自姬宇陽微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