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網上訂鮮花小心崴網站掃興
隨著農歷七夕的到來,在這個被稱為是“中國情人節”的節日,商家們也開始營銷各種以“浪漫”為噱頭的各種商品,而鮮花無疑是最受青睞的情人禮物。記者走訪貴陽各大鮮花店時發現,與往年相比,買花的主力軍——年輕人們更加熱衷于網上預訂鮮花,這讓今年網絡鮮花銷售格外走紅。
現象:網上訂花成新寵
盡管七夕節還沒到,位于貴陽市公園南路的花商們早早地拉開了宣傳陣勢,以玫瑰為主的鮮花,將門面裝點一新,也成為各家招攬顧客的賣點。記者走訪時發現,與往年相比一個最大的變化是,不少鮮花實體店店主都干起了網絡的活兒,紛紛打出網絡預訂鮮花的廣告。
一位在金陽世紀城經營了4年鮮花店的老板告訴記者,他是去年開通的網店業務,沒想到才一年時間就火爆起來,僅今年七夕一天的送花訂單就有100多束,網店的生意遠比實體店要好。網上購買鮮花的群體,除了年輕人外,一些中老年顧客也加入進來。
“在淘寶店付款,留下收花人的聯系方式和地址就可以了。”一位在貴州師范大學附近經營鮮花店的老板告訴記者,七夕的網上訂單已達60多束,為了按時派送,還特意選了帥氣的送花小伙,而因為送花較為集中,不敢保證準時,但時間最多差1小時。
“網上預訂鮮花快捷方便,如果提前預訂的話還要比在實體店便宜不少。”今年25歲的小劉告訴記者,他正準備在網上訂購一束鮮花,給女朋友一個特別的驚喜。小劉說,他選擇網上預訂鮮花的原因,是有人負責派送,比較適合像他這樣在七夕那天仍然分隔兩地的情侶。
調查:訂花網站魚龍混雜
網上預訂鮮花網到底有多火爆?記者輸入“貴陽鮮花網絡預訂”進行搜索,結果彈出各種各樣的預訂鮮花的廣告信息,條數超過三百萬條。
記者隨意進入一家交易比較火爆的鮮花網站,打開頁面后首先映入眼中的,便是“七夕預訂鮮花”誘人的促銷廣告。幾乎所有的網店,都把提供派送鮮花上門服務作為賣點。
盡管網上預訂的方式方便快捷,但也有不少顧客擔心,在七夕送花高峰時段,賣家能不能確保鮮花準時送
達。對此,幾乎沒有一家網店能夠保證能準時和滿足要求,網店老板們無一例外地打出:“因為七夕訂單多,我們不能保證定時把訂單按照客戶預定的時間送達”的免責聲明。
另外,記者還發現不少網上預訂信息問題不少,除了大部分聯系電話打不通外,其中不少是虛假信息,甚至是一些垃圾網站的鏈接。
隱憂:沒保障,交易需謹慎
記者對本地比較活躍的多家鮮花預訂網站對比后發現,其采用的交易方式,除了少部分采用“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外,其余的大多數網站,都只采取提前付費的方式,而即便承諾貨到付款的方式,其價格也要高出不少。
“這讓我感覺心里沒底,萬一付款后對方不給發貨,或者花的數量質量有問題,就很難有解決的方法。”27歲的小彭說。
盡管多家店主一再聲稱用其信譽作為保障,但記者調查發現,有不少網友就碰到了類似的問題,雙方在網上留言鬧下不快。
對于網購送花產生的質量問題,貴州思語律師事務張同濟律師認為,現在國家還沒有出臺專門約束網購,尤其是細微到鮮花這一方面,雙方的交易參照《合同法》等相關條款,但是因為網購鮮花出現的花束與描述不符、時間超期等問題,很難形成書面合同,消費者難以依此進行維權取證。
張同濟建議,消費者網購鮮花時選擇信譽較好的店鋪,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如果消費者需要維權,網購時的消息記錄與短信通知等均可作為參考證據,一定要做好保存。”張同濟說。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花卉界兩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花卉領域兩項成果獲獎,分別為南京農業大學菊花課題組負責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發棣主持完成的【詳細】
北京盆花淡季來襲行情持續走低
7月以來,天氣炎熱,北京盆花市場迎來淡季,整體銷量下滑,走貨緩慢。紅掌價格與上月相比無較大變化;蝴蝶蘭主要為租擺拿貨,價格與上月持平;鳳梨品質高的走貨量大;綠植、小盆花等走貨量下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