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花零售多渠道 銷售“三寶”吸引顧客
炎熱的夏天,花卉市場卻如同寒冬臘月,除了盆栽植物,連鮮切花在市場上都少有看見。因為高溫,鮮花不易保存,商家只能選擇少進貨來減少損耗,冷冷清清一天下來少有人問津。反觀如今超市的花卉區,經常能看到一些顧客把玩盆栽,偶爾還能看到有選購的消費者,比起花卉市場的“寒冷”,可以說是“春風拂市”。有人覺得奇怪,超市的花卉產品一般都比花卉市場的價格高10%-15%左右,為何在花市淡季,價格高的反而能吸引消費者呢?
據悉,在物質消費水平較高的今天,價格已經不是決定市場的唯一因素,消費者對于消費環境、售后服務更看重。炎炎夏日,超市的消費環境明顯優于花卉市場。為追尋更好的選購環境,能夠隨意自主的挑選產品,花卉的電商市場也就比實體店熱鬧了。相比于傳統的消費市場,電商的點對點服務是一般傳統市場無法比擬的。街頭花店、花卉市場、超市專柜雖然購物環境好但受場地局限,對商品的豐富度和經營檔次會有一定的影響。另一方面,實體店投入的成本較高,一些店主對于消費者的喜好難以把握,產品進貨風險較高。在傳統節日面前,實體點實施價格戰略有些伸展不開的感覺。電子商務不但產品齊全,價格便宜,而且還有較為完美的產品展示功能,送貨上門的服務更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對于宅一族來說,電商無疑是最好的選擇,電商市場不僅能夠提前預定產品,貨源充足,而且還能保證產品的鮮活度。
傳統的銷售商不能著眼于等客上門,生意靠緣分的經營狀態,要想吸引顧客上門,可以通過“微營銷”,“沙龍營銷”擴大知名度。通過微信、微博等信息交流平臺擴大商鋪知名度;通過舉辦家庭式花卉交流沙龍等普及性活動,擴大客流量。銷售商應在一年之初做好整年的計劃,對于重大節日,應該提前做好預案與宣傳,注重產品推廣,做好促銷活動,肯定能達到好的效果。
無論傳統的花卉市場還是電商市場,誠信經營是一個行業發展的必要條件。價格戰已經不是花卉市場銷量的主旋律,售前、售時、售后服務已經成為了消費市場最吸引消費者的“三大法寶”。只要能夠保證產品的真實性、完整性、存活率和鮮活度,對于盆栽植物能夠做好養護說明,讓產品到客戶手中是可欣賞的,可養活的,那么花卉市場的生意就不會像現在這般了吧。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花卉界兩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花卉領域兩項成果獲獎,分別為南京農業大學菊花課題組負責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發棣主持完成的【詳細】
北京盆花淡季來襲行情持續走低
7月以來,天氣炎熱,北京盆花市場迎來淡季,整體銷量下滑,走貨緩慢。紅掌價格與上月相比無較大變化;蝴蝶蘭主要為租擺拿貨,價格與上月持平;鳳梨品質高的走貨量大;綠植、小盆花等走貨量下降。【詳細】
英研究人員首次在植物中發現稀有礦物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一些虎耳草屬(Saxifraga)高山植物的葉片可以產生稀有礦物球霰石,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植物志》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