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攤大餅式發展導致我國多地空城頻出
三亞市政府日前發布《2013年上半年三亞市經濟運行情況分析及下半年走勢判斷》,今年上半年,三亞市房屋銷售總面積達73.48萬平方米,同比僅增長1.4%。但受調控政策的出臺、銀行風險控制等因素影響,下半年銷售將趨平穩,預計全年房屋銷售面積將會有所下降,房地產業將會有所下滑。記者張永峰攝
“我國現有新城區已構成城市供應過剩。”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喬潤令在日前在江西城鎮化市場發展論壇指出,過去攤大餅式無限制擴張已造成“空城”頻現,因此,城鎮化不是第二個“四萬億”,地方政府應轉變“救命稻草”預期,改變對政策判斷的路徑依賴。
“所有人必須轉變觀念,否則期待就會落空。”喬潤令強調。
部分地區視城鎮化為“救命稻草”
城鎮化將在未來10到20年或更長時間成為新經濟增長點早已成為共識,但城鎮化路徑卻仍然沒有定論。因此,即將發布的“城鎮化規劃”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自十八大以來,城鎮化話題逐漸升溫。尤其在我國面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城鎮化被提上重要議程。”喬潤令指出,部分地區將城鎮化視為地方發展的“救命稻草”,想盡一切辦法加大投資力度“我國中部落后地區的一個城市甚至出現要求其轄區內各縣必須建一個城市綜合體,但其人均年收入僅五六千元,完全沒有對綜合體的消費能力。”
雖然地方城鎮化早已如火如荼的進行,但多方仍在猜測即將發布的規劃將給出怎樣的城鎮化路徑與政策“大家希望中央政府出手,不僅僅是四萬億,而是再搞一個40萬億。”事實上,此前有相關人士認為城鎮化將引來國家大規模投資,利好地產、建筑、建材、機械、環保、汽車、醫療、電氣設備等行業,在未來10年拉動40萬億元投資。
“但是現階段并沒有政府大規模救經濟的宏觀經濟條件和環境。”喬潤令指出,城鎮化規劃與政策不會是大躍進式、擴張型的規劃。新型城鎮化也不再是過去的投資上項目,而是重在體制變革、結構調整,城市發展方式的轉變。
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副司長袁喜祿此前也曾指出“城鎮化不是應對經濟放緩的應急政策。”他認為,城鎮化不會是一個爆發式發展過程,其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是長期過程。因此,并不能簡單認為城鎮化是應對經濟放緩的應急政策。
攤大餅式發展致“空城”頻現
現階段城鎮化推進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新城新區、農村新社區,而擴張模式大都是攤大餅、模仿或者復制。
“據我們調研,從上海、北京到蘭州、烏魯木齊,從河北到四川,幾乎每一個大中城市附近都要搞一個新區,而新區規劃占地和人口相當膨脹,遠遠超出老城。”喬潤令指出,現在很多地方都出現了“空城”現象,即使北京和天津之間的“京東新城”也是空城。
喬潤令直言,在調查中看到,一些城市的房地產項目空置率高達40%至60%,部分中西部城市的房地產項目空置率更高達70%至80%,造成了土地等資源的極大浪費。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喬新生:中國城鎮化發展的新動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發展規劃特別是社會保障規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外來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發展就是不科學的。【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