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化亟待調研多做試點
2013-08-06 08:53:10 來源:中國建設報 瀏覽次數:
而這個后果造成的現狀就是:一邊高樓林立,一邊棚戶連片,不但拉大了原有的城鄉差距,而且在城市內部又造成了新的二元結構。為此,彭真懷建議按1/10的比例,從全國287個地級以上城市選30個進行試點。“把城市增長水分擰干,把歷史遺留問題處理利索。”“讓這些試點城市先行一步,主動改造老城區、城中村和棚戶區,從過去‘三分管、七分建’扭轉為‘七分管、三分建’。”彭真懷說,“如果在這個方向性問題上排除各種干擾,新型城鎮化就實現了趨利避害,真正做到了邊破邊立和先破后立。”
以調研數據立本
由于新型城鎮化是一個系統性工程,牽涉到很多基礎性改革議題,單項推進很難突出重圍,全面鋪開又存在失控風險,因此,調研就可以成為一種具有掌控優勢的有力方式。“我建議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一次大調研,通過調查研究凝聚共識。把主線理清楚,保證大方向不發生偏差。”彭真懷在以前的調研中發現,很多地方都在等待召開全國城鎮化工作會議,等著出臺國家發改委牽頭編制的城鎮化規劃。他不禁質疑:“這種心態,是否有利于更加深遠的謀劃?”
最近民營企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這樣的情況在彭真懷看來或許可以引出一條思路。“是不是可以梳理出一份系統的研究報告,充分吸收非公經濟36條、中小企業29條、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36條的內容,撬動社會資本投向新型城鎮化?有沒有一種辦法既能籌到錢又不引發金融風險?對于這些困惑,應當通過調查研究找出答案,做到全局在握。”他說。
有人說新型城鎮化要以人為本,應該讓2.62億農民工分批進城,姑且不論這一提法是否可行,單就這2.62億總量背后的每一位農民工到底是誰,每年進多少人合適,他的父母、妻子和兒女是不是要同時進城,是進入縣城、小城鎮還是進入地級以上城市等等這些相關問題,如何解釋和解決,就是一堆問號。“一些地方政府現在熱衷于推動縣改市或縣設區,但這樣做會不會沖擊以縣制為主要支柱的行政管理系統?會不會造成地級以上城市所轄區的農村人口比重過大,城鄉概念模糊?我相信,只有通過調查研究,才有發言權和決策權,也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彭真懷說。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