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訪談:城市內澇警示錄
2013-08-05 08:47:00 來源:新華網 瀏覽次數:
城建長期存在“重建設、重技術、輕管理”
記者:前不久有媒體報道,記者專門探訪了一些地方的排污出口情況。以北京為例,某廠的排污口四分之三的面積被污泥和雜物堵塞。排水系統的維護和清理對于防澇系統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吧?
謝映霞:你說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這個是在我們國家特別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長期重建設、重技術、輕管理。城市建設不是光建完了就完了,一定要管。以前我講過這個觀點,就像你買了一個車,不是買完就完了,你要不斷維護,要加油、要養護。城市也是一樣的道理,下水道在國內幾乎各個城市都普遍存在這個問題,有的瘀堵能夠達到80%,很多管子形同虛設。所以應該反思我們建設管理的模式,要在管理上下工夫,要形成一定的機制,比如清掏時間也好、機制也好,要有一定的保證,同時要有一定的資金保證,因為過去這塊也是沒有資金保證的,可能建設污水處理廠的費用,雨水的維護、清掏沒有資金的支持。我想通過這些內澇、這些反思應該把我們的城市管理上一個臺階。
記者:現代化的城市、先進的技術,始終不能離開人的維護,人的作用。
謝映霞:我覺得什么時候人都是最重要的。在任何情況下,起任何作用還是人,即使是高科技還是人來應用,更何況很多問題這么復雜,可能就是需要人來判斷、人來維護。
記者點評:我們今天探討的是一個城市的內澇,看到的是深埋地下城市的排水系統。雖然它不像地面上的工程能夠增加形象,也無法從地面工程上獲得一個直接的經濟效益,但它卻是關乎政府民心的一個民心工程。我們希望相關部門不只是為老百姓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城市生活藍圖,更實實在在的給我們一套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并且真正落到實處。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