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傳統村落也是重要文化遺產
市城建部門日前答復政協委員提案時表示,揚州將對杭集船村、汊河徐集村等傳統村落進行保護,并將建立市級傳統村落名錄。
2011年,著名作家馮驥才向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建言古村落保護,中國古村落的價值及所處危險境遇,開始引起廣泛關注。從學者呼吁到國家行動,去年底,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可有些令人尷尬的是,擁有眾多古城古鎮的江蘇,僅有3個古村落上榜。在這種背景下,揚州建立市級傳統村落名錄的做法,可算作一次積極的“自救”。
沒錯,對于中國古村落目前的境遇,或許只能使用“拯救”這個詞——根據湖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的田野調查顯示,從2004年至2010年,長江、黃河領域的傳統村落每天消亡1.6個。
古村落的尷尬,首先體現在它們的不為人知。就拿揚州將要重點保護的兩個傳統村落來說,杭集的船村經本報多次報道后,或許已有很多人知道;但汊河街道的徐集村,恐怕還少有人聽說。事實上,它們就如同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不足為外人道”,但當你走進它們,才會發現,原來這里別有一番風景。
對古村落的保護,或許難以像古鎮那樣,很快見到旅游經濟價值。其實,如今生意興隆的那些古鎮也曾面臨今天古村落的遭遇。就拿周莊來說,倘若沒有阮儀三“拼死保護”,恐怕也就沒有現在的輝煌。
事實上,古村落同樣具有亟待挖掘的價值,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曾撰文指出其“六大功能”,包括發展鄉村旅游、帶動農民增收等。當然,對于傳統村落的保護,更要從它們對人類文化的涵養與傳統的高度來看,它們也是一種重要的文化遺產。當諸如后來新建且門票不菲的“四大名樓”之類都急于“打包申遺”之時,正在急速消失的古村落,更值得我們去保護。文化遺產有世界、國家及省級、市級之分,同樣,傳統村落既要有國家層面的保護名錄,在省級、市級也可建立相應的名錄——由此來看,揚州建立市級傳統村落名錄,也是一種主動的有益嘗試。
編輯:dongjing
相關閱讀
如何防止中國歷史文化古街的千街一面?
要解決歷史文化街區在開發中千街一面的問題,首先要從理念和認識的高度真正將歷史街區作為一項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再開發,只有這樣才能自發的去挖掘其多方面的價值,并將之作為推動老城復興的重要手段加以傳承和發揚【詳細】
休閑農業普遍存在的十個問題
休閑農業正在火速崛起,但在此過程中,難免造成發展過快、忘記質量、粗制濫造的問題。下文為您盤點農業旅游中游客最反感的點,這也是現在的休閑農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可謂是一針見血。【詳細】
民宿,從“旅游+”到“+旅游”
改革開放40年來,旅游已經成為了國家戰略的主軸,并且以跨界的形式重構著中國的轉型方式。旅游的跨界不僅僅是硬跨界,也是軟跨界,這種跨界超越了單純的國家語境,成為了世界文明的推動力量。如果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