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城市軌道交通的綠色發展之路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城鎮化進程在不斷加快,交通擁堵正在迅速成為制約我國城市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為了緩解交通擁堵,大力發展城市軌道交通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和運營與城市環境有著密切關聯。在城市軌道交通不斷加速發展的今天,隨之產生的環境影響已成為影響其建設進度和社會穩定的一項重要因素。筆者在此結合西南地區的軌道交通發展狀況,針對城市軌道交通的環境保護工作提出一些對策和建議。
西南地區軌道交通發展與環境影響地域特點
城市軌道交通是公共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軌道交通是城市地下鐵路(地鐵)、輕型軌道(輕軌)、單軌交通、有軌電車、高速磁浮列車和市郊(郊區)列車(通勤列車)等軌道交通的統稱,指城市中有軌的、大運量的公共交通運輸系統。與傳統交通相比,對應每一單位運輸量的能源消耗量,軌道交通系統的能源消耗量僅為公共汽車的3/5、私人用車的1/6。因此,發展軌道交通,能對改善一地污染狀況,提高大氣環境質量,改善居民生存環境起到積極的作用。
西南地區已投入運行或在建的城市軌道交通主要是地鐵和輕軌兩類。地鐵分布于重慶直轄市及成都、昆明和貴陽3 個省會城市;輕軌則集中于重慶直轄市。
由于特有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西南四城的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與環境影響具有相應的地域特點。
一是地形地貌復雜,氣候變化多樣。重慶市是我國有名的山城,市內地形高低懸殊,地貌結構分明,建筑空間緊張,坡陡路險,江河匯聚。對此,重慶市優先選擇了高架跨座式單軌交通方式。成都市地下水系復雜、水環境脆弱,地鐵施工有可能造成河水倒灌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質。同時,地鐵建成后,地鐵隧道及車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地下水的徑流,從而影響地下水環境質量。對此,在建設軌道交通時,要進行專門研究和考慮。同樣,貴州“ 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的地理氣候表征及其獨特的喀斯特地貌,云南氣候分明的旱雨季節,也會對軌道交通的建設和運營產生多方面影響。
二是城區建筑密集,歷史文化悠久。西南四城規劃建設或在建的包括已經運行的軌道線路,多穿越城市中心區域。在這些區域,居民住宅集中,涉及多處學校、醫院等重要環境敏感點。西南四城又是歷史文化名城,其中,重慶市、成都市和昆明市均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市內文物古跡、風景名勝數目眾多、布局廣泛,在軌道交通建設中需要進行防震、防毀等特殊保護。同時,西南四城城市生活供水基本上取自地表水,地鐵沿線所經區域多分布有飲用水水源地取水口。
三是少數民族眾多,信仰、習俗多樣。西南四城人口分布復雜,少數民族集中度高。在西南四城,少數民族數量和人口比例均居全國前列,各民族具有豐富多彩、個性鮮明的民族習俗和宗教信仰。對此,在軌道交通建設中必須尊重當地民風民俗,避免因選線、施工等可能引起一些誤會和沖突。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打造城市景觀需要更多的創意和浪漫
深圳這些天驕陽似火,鳳凰花開得也格外熱烈,燦爛鮮艷的繁花刷爆了深圳人的朋友圈。【詳細】
評論:城市景觀中不妨多一些“愛情隧道”
又到了網上熱傳【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