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農商對接做強百合產業
近日,在北京昌平區園林綠化局的組織下,昌平區百合花農與來自國內各地的百合種球供應商及切花銷售商齊聚一堂,在昌平區馬池口鎮乃干屯村共同舉辦了農商對接現場會。會上,昌平區園林綠化局百合花產業負責人介紹了昌平年度百合生產情況,百合種球供應商和切花銷售商分別介紹了種球及切花的市場供需情況,隨后產銷雙方就有關收購情況進行了溝通。此次農商對接會,減少了產銷的中間環節,使花農更加便利地面對市場,為百合產業良性、穩定發展提供了平臺。
據了解,為了辦好百合農商對接現場會,昌平區園林綠化局提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首先配合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抽查組對昌平國家級百合栽培標準化示范區進行抽查檢查。抽查組聽取了示范區項目總結報告,并實地參觀檢查了位于南口鎮李莊、流村鎮禾子澗村百合種球研究基地,對昌平區百合標準化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
其次園林綠化局為百合花農提供了入夏生產技術輔導。入夏以后,昌平地區降水較多,百合切花及種球的生長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百合病害也進入了高發期。昌平區專門派遣技術人員采取入戶指導及電話通知等方式,指導農戶做好陰雨天氣百合生長各項技術措施。要求各百合花棚要調整風口大小,防止雨水淋濕種苗;減少施肥、打藥次數,以降低溫室內濕度,從而減少在陰雨天氣中因管理操作不當而造成的損失;同時要求在天晴后及時采取上遮陽網、噴施殺菌劑及補充肥料等措施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
據介紹,近年來昌平區充分發揮資源優勢,著力打造特色農業品種、品質和品牌,逐步形成了以“一花三果”為主導的都市型現代農業集群,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一花”就是指以百合花為代表的花卉產業。昌平百合主產區位于昌平西部地區,主要分布在南口、流村、馬池口和陽坊四鎮,這里原本多是廢棄荒沙地,是首都揚塵產生的重要區域。昌平區園林綠化局通過調研、走訪,確立了百合產業的發展目標,通過建立百合花日光溫室,采用循環農業技術改造荒灘地,大力發展設施百合種植,實現技術與資源的有效結合。多年來,通過實施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的建設,昌平區百合產業得到進一步擴大與提升,開創了生產技術標準統一的產業化生產新格局。
如今,昌平區已建成百合種植示范基地41個,百合日光溫室1726棟,并成功注冊了昌平“靜香”百合品牌。2012年昌平區與荷蘭馬克公司、伏萊特公司簽約,引進先進的百合生產技術和種球繁育技術,加速百合品種國產化繁育進程,促進新品種的繁育和開發。引進種球育種技術后,百合的種植成本可以降低20%左右,花農每棟溫室、大棚可增加5000元至7000元的利潤,同時還可以減少原先從國外進口種球的運輸損耗和種球病變等不利情況。
據了解,2012年昌平區共生產百合鮮切花443.6萬枝,收獲百合種球約600萬粒,銷售種球550萬粒,實現產值達6525萬元。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花卉界兩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花卉領域兩項成果獲獎,分別為南京農業大學菊花課題組負責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發棣主持完成的【詳細】
北京盆花淡季來襲行情持續走低
7月以來,天氣炎熱,北京盆花市場迎來淡季,整體銷量下滑,走貨緩慢。紅掌價格與上月相比無較大變化;蝴蝶蘭主要為租擺拿貨,價格與上月持平;鳳梨品質高的走貨量大;綠植、小盆花等走貨量下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