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琪:市場細分縱身野花“藍海”
“去年公司野花組合銷售額突破千萬,銷量近30噸,今年的情況目前看會更好。”談到野花組合,北林科技種業公司總經理楊明琪打開了話匣子。在他看來,這個他傾注了十多年熱情的產品已得到市場認可,更令他高興的是,北林種業已走上細分道路以應對市場。
回想十幾年前,楊明琪除了感慨還是感慨:“2002年,公司從一家名為‘applewood’的美國公司采購了第一批野花組合產品,那時國內基本沒有這個產品。到現在我都清楚地記得采購量是500公斤,之所以記得清,原因有兩個:一是很貴,二是賣了三四年才賣光。”
雖然當初銷售不易,但進軍該領域對公司來講勢在必行,因為看好這片藍海。據楊明琪介紹,當時美化環境采用的花卉產品多是草花,針對河道、礦場、荒山等一些大規模生態綠化項目面臨造價高、管理難等問題,亟需替代產品,經過多方調研,公司選中了野花組合,價低、省工、節水、易養的特性剛好符合市場需求。
萬事開頭難。為了讓市場接受野花組合,公司嘗試了3個招:其一,于2003年自建了一個苗圃做試點,楊明琪笑談那年非典肆虐,敢來京的就把客戶拉到苗圃參觀,不敢來京的公司就發照片給他們,使其產生感性認識;其二,公司隸屬北京林業大學,在系統內有不少熟悉的林業單位,公司為他們寄送了免費試用的樣品,依靠口碑效應推廣;其三,集團下屬有工程公司,將產品提供給他們,在北京北宮森林公園等自家重點工程中大量應用,產生示范效應。
經過一系列的推廣,到2005年和2006年,國內對野花組合的認識初步抬頭。恰逢當時國家相關部門出臺新規,不允許引進混合后的種子,這令北林種業萌發了自產野花組合的想法,便邀請了包括applewood公司在內的多方人士共同研討。“國外公司不會直接透露配方,但關于配伍、抗性等配方原則的交流給了我們啟發,兼之依托北林的學術優勢,幾年來不斷試種、改良,目前已研發出耐水濕、耐鹽堿、耐陰等十大類通用型產品,北至烏魯木齊,南至三亞,都有示范基地,部分產品還實現了外銷。”
談及未來的推廣策略,楊明琪談到最多的還是要細分需求。在他看來,簡單的產品拼裝未來肯定會被淘汰,針對不同項目,從立地條件、播種方式、養護環節,乃至第二年的景觀效果都要綜合考慮,一些大項目更要實地考察,量身定制,打造最佳效果,提升品質和服務。此外,公司還在探索打造野花花海與旅游項目結合的路子,目前已經在重慶巫溪縣做出嘗試,效果不錯,未來有望在海南等其他地區持續推廣。
編輯:wenweihua
相關閱讀
花卉界兩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花卉領域兩項成果獲獎,分別為南京農業大學菊花課題組負責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發棣主持完成的【詳細】
北京盆花淡季來襲行情持續走低
7月以來,天氣炎熱,北京盆花市場迎來淡季,整體銷量下滑,走貨緩慢。紅掌價格與上月相比無較大變化;蝴蝶蘭主要為租擺拿貨,價格與上月持平;鳳梨品質高的走貨量大;綠植、小盆花等走貨量下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