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申遺成功難掩護遺之憂
在剛結束的第37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新疆天山和云南哈尼梯田申遺成功,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申報世界遺產的數量已達45處,世界排名第二,僅次于擁有48處世界遺產的意大利。
“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
申遺成功意味著地方政府多了一種擴大旅游產業規模、增加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經濟資源,卻也意味著當地政府要承擔起保護世界遺產的責任。對此,北京市古代建筑設計研究所所長馬炳堅認為,申遺是對世界文化的一種保護,應該由國家組織申報,并通過一定的財政撥款對文物進行保護和監管,而非依靠地方舉債申遺。
申遺目的在于保護
近年來,國內掀起了一股申遺熱潮,很多景點紛紛打著文物保護的旗號申遺,因為一旦申遺成功,不僅能拉動地方GDP增長,還能給當地帶來其他經濟收益和社會效益,申遺似乎成了謀利工具。“用一張九寨溝門票的價格玩遍美國黃石公園、印度泰姬陵、日本富士山等綽綽有余,國內不少世界遺產的票價算是暴利了。”某旅行社經理楊琦說。
“不僅如此,在瘋狂申遺的背后,還隱藏著當地政府對所謂政績和經濟利益的追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專家表示。
在馬炳堅看來,申遺的目的在于保護好世界遺產,而不是將文物當成發展地方旅游經濟的一種資源。申遺成功后,當地政府應該對世界遺產負責,不能一味追求經濟利益,忽略了對遺產的保護。當遺產保護與經濟發展出現矛盾時,當地政府應該做到保護第一,開發第二。
北京市古代建筑設計研究所所長助理賀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成功申遺不僅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一種保護,也是對遺產申報地人民的一種保護。根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凡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遺產名錄的世界文化遺產,發生戰爭時是要被保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著名建筑歷史學家梁思成致信盟軍司令部,要求將日本東京、柰良的文物視作世界遺產,這兩座城市因此被免于轟炸。
遺產保護可巧借他山之石
談到對遺產的保護和利用,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教授王宵冰認為:“中國應該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提高全民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我們既要發展旅游,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也要加深對我國歷史文化的了解,加強對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習,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文化是一種資源,但絕不應該僅僅把它看成一種經濟資源。”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李利安說。
對此,馬炳堅建議,在遺產保護和利用方面,我國可以借鑒意大利、日本等國的做法。據了解,意大利政府每年投入大量公共財政資源,用于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同時鼓勵私營企業大力投資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并為投資文物修復的企業和個人提供稅收優惠。另外,意大利《保護文化和自然景觀遺產法典》規定,對于破壞遺產的行為,視情節輕重處以數百至數萬歐元不等的罰金以及6個月至1年的監禁。
“中國可以結合國情制定相應的遺產保護和利用措施,如控制景區的人流量。以故宮為例,一天接待的游客近30000人,如果將每天的參觀人數控制在5000人以內,就可以更好地保護故宮。”馬炳堅說,“云南哈尼梯田所在地政府已明確表態杜絕大規模的旅游開發,這種注重遺產保護的態度值得肯定。”
馬炳表示,無論是北京故宮,還是云南麗江,如果能由國家提出保護開發遺產項目的措施,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協助與配合,就可以讓更多遺產免遭因過度開發而導致的人為破壞。
應由國家組織申報
記者了解到,在2010年的第34屆遺產大會上,包括少林寺在內的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申遺成功,共計花費7.9億元;中國丹霞地貌也順利入選《世界遺產名錄》,聯合申報的縣市共支付了12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丹霞地貌項目中承擔4.5億元項目經費的湖南新寧縣一年的財政收入僅為2億元。
一個小縣城為了申遺,付出的代價是兩年的財政收入,這無疑給地方政府帶來了巨大的財政負擔。對此,馬炳堅認為,地方一旦申遺成功,知名度立刻提升,地價、房價迅速上漲,隨之而來的是地方GDP和財政收入的增長。申遺不僅有助于拉動地方經濟,也是當地政府追求政績的重要表現。
“目前,我國申遺大多依靠地方舉債,申遺成功后,利用世界文化遺產項目進行旅游開發賺錢,償還申遺時欠下的債務,再通過項目盈利增加地方財政收入。”馬炳堅說,“事實上,申遺是國家大事。在申遺過程中,應由國家成立專門的申報部門,并通過投放一定數額的財政補貼資金,對文物進行保護和監管,這樣不僅能規范文物管理,也能減輕地方政府的財政負擔。”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國內外專家建言世界遺產與可持續發
11月1日-2日,第三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遺產與可持續發展黃山對話會在安徽省黃山市召開。對話會以【詳細】
曾是不知名小村莊后逆襲成為國家公園
去意大利旅游的朋友,大都不會錯過有著【詳細】
住建部:國家級風景區和世界遺產整治違建
據住建部網站消息,住建部近日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世界遺產保護管理工作的通知》。【詳細】
申遺成功四年新疆天山絕美風景綻放
6月10日是全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新疆各地(州)、縣(市)舉辦以“文化遺產與"一帶一路"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為主題的110項系列活動,掀起了展示和宣傳文化遺產保護的高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