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曲高原濕地的“三害”困局
2013-07-02 09:21:00 作者:崔曉林 宋雪蓮 張偉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瀏覽次數:
減少草場載畜量是當務之急
《中國經濟周刊》:您對若爾蓋濕地群的保護有何建議?
陳克林:我們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減少草場載畜量。
一、牛羊總量減少一半,最多不超過200萬頭(只)羊單位。采用冬季暖棚保暖措施,使得牲畜在數量減少的情況下,個體的體重因有效保暖而增肥,增加經濟收入。
二、增加牲畜圍欄(暖棚)建設,降低牲畜冬季死亡率。根據季節變化,適當延長牲畜在圍欄飼養的時間,以達到草場牧草的充分生長。
三、牧民人數也相應減少一半。剩余的牧民勞動力,可采取轉換生產和經營方式,提高經濟收入;可通過專門技術培訓,開展生態旅游業;還可以被當地政府或自然保護區吸納為管護人員。
四、政府應當采取有效措施,把自然保護區內關鍵地區草地的使用權從牧民手中收回,歸國家所有,按相關規定一次性補償牧民,從根本上解決自然保護區因土地使用權與牧民之間的矛盾與沖突。
編輯:zhaoxi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