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避免"千城一面" 應讓城市自然生長
“城市名片”可以是一棟古舊的老房子
記者:在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我們注意到“城市名片”越來越成為一個熱詞,一方面一些自然的原生態的東西因為“城市名片”的打造而失去,但另一方面也確實帶來了一些可觀的經濟利益,您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魏春雨:中國還處在一個城市文化發展的初期,人口的綜合素質也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現在人們還不是非常清楚一個城市最有價值的東西是什么。比如:威尼斯就曾經采取措施,限制旅游業的無序發展,因為當地市民會覺得我生活在這座城市,反而像動物園里的動物被天天觀摩,失去了生活應有的氛圍和質量。還有巴黎,它的每一處細節都讓人非常舒服,因為200多年來巴黎一直是將城市作為一個整體來經營,而不僅僅是單純的古建筑或街區保護。
在歐洲的一些小城市,他們的“城市名片”也許是一棟有著幾百年歷史的老房子,房子的主人會對建筑的內在進行現代化的改造,但是一直謹守著外形不做改變。而在中國恰恰相反,喜歡在建筑的外貌上“洗臉打粉”,內在不做處理。
在歐洲,一個老教堂要修三百年很正常的,一幅壁畫的修復必須要找到原來的材料,原來的那材料是礦物質的、植物的,手工藝人反復去調配,絕對不會用現在的化工原料去做,他要是修不了就會告訴你這地方是修不了,這就是回歸原真性的問題。而在國內,用現代材料去做古鎮已經成為一個產業鏈,你如果要用原來的材料去做可能更貴,工藝也許已經失傳。這里面其實存在著審美的差異、理念的差異、體制的差異。
其實城市的建設,核心是人,應該以人為本。追求經濟效益并沒有錯,而城鎮化的推進總是面臨著經濟效益與文化傳統保護之間的博弈與平衡,這又衍生出一系列的課題等待破題,中國在這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現在中央提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城市發展的方式也要轉型——不僅要強調規模、速度,更要強調質量、效率。城市發展是多方面的,包括社會、環境、文化等許多方面,當然經濟也很重要。城市建設應該將經濟、文化、社會、環境等諸多方面綜合考慮,而不應該偏重于某一方面。現在我們的建設中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偏差,片面地追求快速發展,其他方面沒有配套,于是出現很多“城市病”。治療“城市病”,關鍵是要“慢”下來。
抽離了文化,城市就是行尸走肉
記者: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越來越多的目光開始聚焦到大城市周邊衛星城、小城鎮的建設中來。我們走訪的靖港、喬口、熱水都是人口非常有限的小集鎮,多的人口兩三萬,少的不到一萬。這種微型城鎮要避免和大城市一樣的命運,走入“萬鎮一面”的怪圈,有哪些值得嘗試的方法和途徑?
魏春雨:對湖南來講,其實可以分幾個層面來看。第一就是區域因素:湘西、湘中、湘南、湘北,在地理氣候各方面都是有差異的,我們不能把湘西的吊腳樓做到湘東去,而平地的合院在湘西也不適宜。第二個因素是地景因素,地景其實是特別影響小城鎮風貌的,山地、淺丘、丘陵、湖區、平原,不同的地景因素,它處理的空間形態、建筑造型,是肯定會有差別的。
第三就是文化和民俗存在差異。不同的民族,圖騰不一樣,服飾不一樣,習俗不一樣,在小城鎮的建設上應該是有所體現的。現在中國是一個大的體系在運轉,可以說生活習慣是越來越趨同,我們正在丟失的寶貴的民族的和傳統的東西太多了。
我的意思并不是都要去造古鎮,如果要求一個小城鎮的建設完全按照傳統的歷史的東西去造,是不現實的,我們可以做造型很現代的東西,但是完全的“無中生有”肯定是錯誤的。你可以根據城市的自然生長的一些屬性和特點去營造,有的小鎮也許是新的交通樞紐,有的是旅游熱點,有的商業發達,有的是物流集散中心,像美國的拉斯維加斯,就在沙漠里也可以變得世界聞名,因為它有特點。
小城鎮的建設,一定要因地制宜,和你的產業結構、空間和交通結構、空間形態、生活方式的特色,都有統一的關系。而且應該具備軟性的一面,有街巷生活,有城市活力,自組織體系相對完整,新的和舊的有機融合在一些,和諧共生。
真正好的小城鎮,不僅要有特點,還要有自我完善的能力。
記者:最后一個問題,您是如何看待城市文化對于一個城市的意義的?
魏春雨:(沉默了半分鐘)我覺得,文化幾乎是一個城市的全部!城市的功能中,應該蘊含著城市的文化,所以如果抽離了文化,城市就是行尸走肉,文化是城市的靈魂。
城市文化內涵不是跟我們的財力物力成正比的,所以它更加的珍貴,它是要積淀和生長,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城市實際上是沒有文化的,它只是一堆鋼筋混凝土的堆砌物。
我可能說得比較絕對,但是現在我所看到的世界名城,大都是文化之都,不管它們是什么,我們能記得住的都是它們的文化。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北京首發森林體驗指數
很多森林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因風速、濕度、負氧離子濃度等的不同,游憩的感受相差很大。到底哪片森林更適合您的出游需求呢?昨天,北京首次上線森林體驗指數,為市民走進自然踏青賞花提供參考【詳細】
“十四五”期間 四川力爭建成200個體育公園
通過重點推動體育公園建設、綠道建設等場地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銀邊建設便民利民的場地設施等手段,扎實推進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作,完善四級全民健身設施體系,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15分鐘健身圈需求【詳細】
河北定州加快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定州把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籌辦河北省第七屆(定州)園林博覽會兩項工作做為彰顯特色、打造品牌的重要路徑,做為提升文化、惠及民生的重要載體,圍繞城市框架拉伸、文旅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新興產業布局做文章【詳細】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