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鎮化燃起“星星之火”
由發改委牽頭,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住建部等十多個部委參與編制的《全國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下稱《規劃》)雖然還未最終面世,但全國各地建設新型城鎮化的熱潮似星星之火在一些縣域已經燃起。房子要蓋、廠房要建、路要修、基礎設施要跟上,這一切都需要資金支持,無疑,金融業將是城鎮化征途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推力。
“商業銀行要抓住城鎮化建設的發展機遇,但是,挑戰存在,如何讓‘熱潮’冷靜地健康發展,這是在城鎮化建設前行道路上要控制的風險,也是金融業要控制的風險。”一位國有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借鑒以往的經驗對《第一財經日報》稱。
把什么城鎮化?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城鎮化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也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要積極引導城鎮化健康發展。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在“兩會”期間指出,我們強調的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現在大約有2.6億農民工,使他們中有愿望的人逐步融入城市,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要有就業支撐,有服務保障。
據目前了解的情況,《規劃》將涉及全國20多個城市群、18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和1萬多個城鎮的建設。圍繞城鎮化戰略布局,下一步國家將統籌推進鐵路、公路、水運、航空、輸油氣管道和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以此來發揮其對城鎮化發展的支撐和引導作用。
有觀點認為,從“我國的絕對城鎮化率水平、工業化與城市化相對關系、第一產業勞動人口轉移數量”三個角度觀察,中國進一步城鎮化的空間有限。對此,交通銀行最近發布的報告稱,中國的城鎮化不但沒有結束,還在進一步深化。當前我國城鎮化正處于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城鎮化將是中國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的動力源泉所在。
“把目光從東部的上海轉移到西部的農村,你就會知道上海不代表中國,中國城鎮化的道路要走、要提升城鎮化水平的區域還大量存在。這是民生著眼所在,也是促進中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引擎所在。”一位西部省份的地方官員在上海參加政校合作的金融論壇上對記者說。
金融業的機遇與挑戰
作為服務國家戰略的開發性金融機構,政策性銀行在城鎮化建設中“身先士卒”。2012年底,國家開發銀行(下稱“國開行”)城鎮化貸款余額達到3.2萬億元,位居同業第一,占該行貸款余額的66%,成為推動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先驅金融力量。
如果說作為政策性銀行的國開行在城鎮化建設中搶先發力,那么商業銀行可能會在這股熱潮中展現后發實力。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新型城鎮化的發展為商業銀行提供了全新的融資需求,伴隨著勞動力、資本、技術、土地等生產要素的跨區域、跨市場流動,商業銀行整體收入將繼續保持增長;另一方面,受新型城鎮化過程中要素重構、創新所推動,商業銀行也在應對全新的金融需求和日益加劇的競爭壓力中加大了金融創新力度,從而推動自身的轉型與跨越。但風險與挑戰共存,主要是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商業銀行將普遍面臨凈息差收窄、凈利增速放緩的壓力;銀行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創新、轉型壓力;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壓力將加大;銀行將面臨更嚴格的風險資本監管。
目前一些商業銀行已經對城鎮化建設的貸款項目開閘,大多數的資金投向依然以基礎設施和房地產為主。“當政府出臺的發展規劃要在一定時期內完成的時候,金融業很容易被政府綁架,這在縣域經濟發展中尤為常見,那么新的城鎮化發展就是縣域經濟的一部分,如果銀行被政府牽著鼻子走,風險將會加大。要保持銀行的獨立性。”一位縣級信用社的負責人稱。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喬新生:中國城鎮化發展的新動向
如果在制定城市發展規劃特別是社會保障規劃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外來人口的需要,那么,城市的發展就是不科學的。【詳細】
“造城運動”也是一種城鎮化欠賬
面對因過分追求城鎮化而帶來的繁華與破爛齊飛后遺癥,一些地方的對策明顯有些遲鈍,甚至到了相當被動的局面。這里面固然存在城市消化不足的問題,但根本在于部分地方政府的決策偏離了正確軌道。【詳細】
河南省以載體建設拓展城鎮化發展新空間
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努力打好“新型城鎮化牌”,不斷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取得了顯著成效。【詳細】